刘国华

作品数:13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活动性信噪比共反射面叠加零偏移距混合编程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物探》《地球物理学进展》《中国科技信息》《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分辨率归一化自举微分相似系数速度分析方法被引量:6
《石油物探》2014年第5期530-536,共7页刘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408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JM5008)联合资助
高分辨率归一化自举微分相似系数(Normalized Bootstrapped Differential Semblance,NBDS)速度分析方法为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速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其具体思路是在标准相似系数法速度分析基础上引入归一化微分相似系数和统计学中...
关键词:速度分析 高分辨率 自举法 归一化 微分相似系数 
增强地震数据质量的非CMP叠加技术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第4期1372-1377,共6页刘国华 李庆春 周学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408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2007AA06Z103);西部交通项目(200731881262);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HD2010JC087)联合资助
阐述一种增强地震数据质量的非CMP叠加技术——零偏移距共反射面(ZO CRS)叠加.文章从分析目前模拟零偏移距(ZO)剖面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与ZO CRS叠加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入手,介绍了ZO CRS叠加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利用2D人工合成理论模型...
关键词:地震数据 信噪比 零偏移距 共反射面叠加 
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原理及其在工程地震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第1期101-104,共4页刘国华 李庆春 唐小平 肖梅 
交通部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73188126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AA06Z1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HD2010JC087)
对一种能增强工程地震勘探数据质量的新叠加技术——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进行了研究。目前模拟零偏移距剖面常规方法存在需要精确宏速度模型及不能对地下反射界面产生最佳照明的问题,而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具有完全数据驱动、与宏速...
关键词:工程地震 数据处理 信噪比 零偏移距 共反射面叠加 
浅层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我国西部公路地下裂缝与陷穴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第5期101-105,共5页刘国华 肖梅 李庆春 
西部交通项目(200731881262);国家863课题(2007AA06Z103)
文章从公路地质缺陷的危害入手,介绍了浅层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公路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通过列举浅层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公路地下裂缝与陷穴调查中的应用实例与效果,说明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是一项现代化勘查技术,也是...
关键词:三分量地震勘探 地质灾害 地下裂缝 地下陷穴 
地震资料极化分析及MATLAB与VC^(++)混合编程技术被引量: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8年第3期305-310,共6页刘国华 肖梅 李庆春 
交通部西部交通项目(20073188126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AA06Z103)
介绍了地震资料极化分析基本原理,针对其软件编制中的复杂计算及3D图形显示问题,利用MATLAB与VC++语言混合编程技术使极化分析软件编制变得简单高效。结果表明,极化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地震资料去噪,提高地震记录信噪比。通过MATLAB...
关键词:地震资料 极化分析 混合编程 MATLAB VC++ 
缺损桩的导纳谱判别法及应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年第4期73-77,共5页邵广周 孟昭秦 刘国华 
国家863项目(2005AA615010)
利用振动工程中的模态分析技术,对桩基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桩基系统的集中质量参数振动模型,对完整桩和各种缺损桩模型的导纳谱进行了大量的正演计算,按照导纳谱特征与桩基的缺损类型及缺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编制了相应的判...
关键词:桩基 导纳谱 振动 模态分析 集中质量 
西安市地热水开采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第1期65-67,共3页王卫东 彭建兵 张永志 刘国华 邵广周 
国家863计划课题(2002AA61505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440410)
通过对西安地区地热井水位和地震活动资料的分析得到:西安地区地下热水的开采与西安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明显相关,造成西安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强,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地震由西安城郊向邻近地区的转移。
关键词:地热水开采 地震活动性 西安市 
Surface Loess Susceptibility Anomalies Directly Indicating Oil and Gas Reservoirs被引量:1
《Applied Geophysics》2005年第4期197-203,共7页邵广周 梁志强 王再锋 刘国华 王卫东 
It is a fact that the near surface loess ha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omalies in oil and gas areas. Why these anomalies occur and whether they have any significant valu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
关键词:SUSCEPTIBILITY oil and gas reservoirs surface loess and oil well. 
西安市地热水开采现状及其环境问题被引量:12
《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第5期266-267,共2页王卫东 彭建兵 张永志 刘国华 邵广周 
国家863计划课题(2002AA61505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440410)
通过对西安地区地热井水位、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活动、地震活动等资料的分析得到:西安市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活动与地下热水开采有一定的联系;西安地区地下热水的开采与西安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明显相关,造成西安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显著增强,...
关键词:地热水开采 地面沉降 地裂缝 地震活动性 
泾阳5.2级地震前后视应力变化特征被引量:4
《地震研究》2005年第3期274-276,共3页王卫东 彭建兵 张永志 刘国华 邵广周 李少睿 
国家863计划A类课题(2002AA61505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汾渭盆地地裂缝与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1212010440410)联合资助.
利用陕西西安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计算了泾阳5.2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区地震视应力的变化,得到了该地区的视应力平均值,并讨论了泾阳5.2级地震前后地震视应力的演化特征及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
关键词:视应力 地震矩 西安数字地震台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