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洲

作品数:37被引量:1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阶级形成人才测评社会学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开放时代》《中国公共政策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劳工的力量:“力量来源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其挑战被引量:1
《工会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35-53,共19页斯蒂芬·舒马茨 卡曼·路德维格 爱德华·韦伯斯特 刘建洲(译) 
在关于工会革新的众多讨论中,劳工的"力量来源分析方法"(power resources approach,PRA)成为一种颇具启发性的研究框架。该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有组织的劳工能够成功地集体动员各种力量和资源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该研究方法极大地影响...
关键词:工会革新 劳工的力量 力量来源分析方法 战略选择 
知识分子如何努力将自己重塑为工人——20世纪80年代韩国“工人—知识分子联盟”的历史记录被引量:1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9年第9期37-47,共11页李岚熙 刘建洲 
译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工人群体的阶层认同研究”(17BSH07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的韩国劳工运动是当代史上最成功的劳工运动之一。知识分子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他们努力将自己重塑为工人,成为20世纪80年代韩国民主化运动中最具特色、也是最具争议的特征。然而,关于韩国民主化运动的少数叙述,并...
关键词:韩国 劳工运动 知识分子 工人—知识分子联盟 
朴正熙时代的劳工政策与劳动关系:历史评价与反思
《韩国研究论丛》2017年第1期70-82,共13页具海根 刘建洲 
译者主持的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BSH001)的资助
朴正熙时代留下了韩国有关劳工政策和劳动关系的丰富遗产。朴正熙劳工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在于确保为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提供适宜的劳动力市场。从人道主义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朴正熙时代的劳工政策可以被看成一个败笔。朴正熙时代劳工...
关键词:朴正熙时代 劳工政策 劳动关系 劳工运动 发展主义国家 
历史事件、主体行动与结构变革——《星星之火:全泰壹评传》译后记
《开放时代》2013年第2期214-222,共9页刘建洲 
上海社科规划一般课题"农民工的阶级形成与阶级意识研究"(2010BSH002)的部分研究成果
《星星之火:全泰壹评传》讲述的是韩国的"工人圣徒"全泰壹的成长、觉醒与抗争的故事。著名的"全泰壹事件"对韩国工人及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震撼并唤醒了其社会意识。可以说,全泰壹及其传记,其所影响的不仅仅局限于韩国的工人运动...
关键词:全泰壹 历史事件 主体行动 结构变革 阶级形成 
无产阶级化历程:理论解释、历史经验及其启示被引量:11
《社会》2012年第2期51-83,共33页刘建洲 
作者主持的上海社科规划一般课题"农民工的阶级形成与阶级意识研究"(2010BSH002)的部分研究成果~~
无产阶级化历程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劳动者失去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并为了生存向他人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作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化历程构成了审视社会变迁的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无产阶级化研究的困境做了分析,主要引介了C...
关键词:无产阶级化 C.蒂利 新兴工业化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阶级形成 
从阶级意识到文化、行动与社会组织被引量:4
《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第3期30-40,共11页瑞克·范塔西亚 刘建洲(译) 
上海社科规划一般课题“农民工的阶级形成与阶级意识研究”(2010BSH002)的资助
美刊《社会学年评》1995年第21卷刊登了美国斯密斯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瑞克·范塔西亚(Rick Fantasia)题为《从阶级意识到文化、行动与社会组织》的文章。该文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社会学界关于阶级意识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组织形式 阶级意识 文化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社会学系 文章内容 问卷调查法 社会学研究 
企业劳资纠纷的成因分析:基于结构——主体视角的透视被引量:4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70-173,共4页刘建洲 
笔者主持的上海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民工的阶级形成与阶级意识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BSH002)的部分成果"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企业劳资纠纷的深层次矛盾正进一步凸现出来。劳资纠纷及劳资关系失衡,可从四种分析视角加以解释:即经济角度的分析、劳资关系失衡的制度角度解释、劳资关系失衡的政府角度解释以及...
关键词:劳资关系 劳资纠纷 结构——主体 成因 
工业变迁与台湾的无产阶级化历程被引量:1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72-82,127-128,共11页沈幼荪 具海根 刘建洲 
上海社科规划一般课题"农民工的阶级形成与阶级意识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BSH002)的资助
过去30年期间发生于台湾的工业化历程,伴随着规模和速度都非同寻常的无产阶级化历程。本文分析了台湾的无产阶级化模式,检视了台湾新兴的工人阶级的人口学与社会特征。台湾工业化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工业发展在地理上的分散,且以小企...
关键词:台湾 工业化 无产阶级化历程 工人阶级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涵、模式与路径选择被引量:56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50-53,共4页刘建洲 
梳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涵与层次,总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国际模式与经验,同时结合国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既有模式与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探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路径取向以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 内涵 模式 实现路径 
农民工的抗争行动及其对阶级形成的意义——一个类型学的分析被引量:21
《青年研究》2011年第1期33-43,95,共11页刘建洲 
笔者主持的上海社科规划一般课题"农民工的阶级形成与阶级意识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BSH002)的部分成果
"结构力量"与"结社力量"对农民工阶级形成历史进程中抗争行动的表现形式、内容及其性质,具有深远的影响。基于这一判断,本文根据组织化程度和抗争的性质初步构建了一个类型学框架,将农民工的抗争行动划分为四个类型;同时,结合具体的抗...
关键词:农民工 抗争行动 类型学 阶级形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