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景辉

作品数:55被引量:34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养殖贝类沙蚕温度半滑舌鳎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环境科学》《水产学报》《海洋学报》《中国水产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深对铜藻光合作用、营养组成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海洋学报》2024年第11期65-74,共10页孟沛艺 房景辉 王强 汪文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3YFD2401101);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50);泰山学者工程(tsqn202312279)。
铜藻(Sargassum horneri)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状和价值,其养殖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对于其适宜养殖水深尚不清楚,并且对处于不同养殖水深铜藻的生理特征和生态功能也不明确。根据不同水深的光照强度,比较了不同水深(0.5 m和2 m)铜藻...
关键词:铜藻 水深 营养盐 体成分组成 
桑沟湾海带单绳式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2024年第10期1230-1239,共10页严瑾 房景辉 王仁杰 汪文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400800);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50);泰山学者工程项目(tsqn202312279)。
以荣成桑沟湾海带养殖为场景,通过研究海带单绳式养殖模式生产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实验在养殖海区比较2种不同单绳式海带养殖模式,将海带苗绳的吊挂间距设置为1 m(A1)和2 m(A2);以传统养殖方式(B)作为对照组。...
关键词:海带 养殖模式 单绳平挂 宜机化 生长 
灭菌和添加益生菌对沉积物菌落数和营养盐通量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2024年第1期82-94,共13页张爽 房景辉 曾超 吕富 杨明树 罗坤 梁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6123,41876185);泰山学者工程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60302202202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0TD50)。
通过对养殖环境灭菌,可以降低作为对虾亲虾的饵料沙蚕携带病原弧菌的风险。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基于病原弧菌的生物学特征,探究不同温度灭菌处理(65℃处理30 min, 100℃处理30 min和121℃处理20 min)对沉积物的灭菌效果及加入益...
关键词:温度处理 灭菌 益生菌 沉积物 
南麂海域“海大系列”长牡蛎新品种筏式笼养效果评估被引量: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1期24-32,共9页黄俊杭 陈舜 房景辉 倪孝品 陈万东 谢尚微 于瑞海 郑小东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9YFD0900803);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项目(NJKJ-2020-002)资助。
为探究在南麂海域进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筏式笼养的效果,本研究选用“海大系列”长牡蛎新品种(海大1号、海大2号和海大3号),在南麂海域马祖岙海区开展筏式笼养实验。按月份进行周年跟踪测定该海域的环境因子和长牡蛎个体的生长...
关键词:南麂海域 长牡蛎 新品种 筏式养殖 效果评估 生长模型 
脉红螺对不同贝类的摄食行为特征研究被引量:2
《渔业科学进展》2023年第5期193-201,共9页徐希震 房景辉 方建光 张志新 蒋增杰 张义涛 王军威 毛玉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2019YFD0900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618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0TD50)共同资助。
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研究了脉红螺(Rapana venosa)对生境中存在的不同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及其摄食行为过程和摄食节律。在水族箱中投放3种规格的脉红螺和3种规格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紫...
关键词:脉红螺 摄食选择 摄食节律 摄食过程 摄食率 
牡蛎-海参筏式综合养殖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渔业科学进展》2023年第4期111-120,共10页黄俊杭 房景辉 方建光 于瑞海 郑小东 毛玉泽 蒋增杰 
十三五“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0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618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50)共同资助。
为探究牡蛎-海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在2个具有代表性的牡蛎养殖区——山东荣成桑沟湾和乳山挂子场海域开展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筏式笼养效果对比实验。在牡蛎养殖笼中,奇数层放养长牡蛎...
关键词:仿刺参 长牡蛎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生长 营养盐 水环境 
沉积物二氧化氯灭菌对营养盐扩散通量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环境科学》2023年第S1期233-242,共10页曾超 房景辉 杨明树 罗坤 黄俊杭 梁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76123,4187618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60302202202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0TD50)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ClO_(2)对沉积物的灭菌效果及其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效氯添加量为300~900mg/L的ClO_(2)能够杀灭沉积物中73.1%~82.8%的微生物及全部水产病原弧菌,ClO_(2)可显著降低沉...
关键词:二氧化氯 沉积物 灭菌 营养盐 扩散通量 
双齿围沙蚕对潮汐更替的行为响应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22年第10期119-126,共8页何为 房景辉 梁博 蒋增杰 毛玉泽 方建光 姜娓娓 高亚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618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60302202202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0TD50)。
潮汐更替对潮间带生物的生理和行为影响显著,底内动物可以通过行为过程建立适宜的微环境适应潮间带环境变化。本实验运用行为学观测装置研究了双齿围沙蚕对潮汐更替的行为响应特征。实验设置3个温度梯度(15℃、20℃和25℃)和4个时间段(...
关键词:底内动物 沙蚕 行为 潮汐更替 生物扰动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生态容量评估及其碳汇功能被引量:5
《渔业科学进展》2022年第5期61-71,共11页姜娓娓 房景辉 蔺凡 杜美荣 高亚平 方建光 蒋增杰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省专项经费(2022QNLM040003-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QD03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E01038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50);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资助项目(tsqn201909166);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同资助。
胶州湾是我国重要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基地,为探究湾内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容量及其碳汇功能,本研究采用Ecopath模型法评估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容量,并利用Ecosim模块动态分析了菲律宾蛤仔生物量扩大对胶州湾...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ECOPATH模型 生态容量 碳收支 胶州湾 
基于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动态评估
《渔业科学进展》2022年第5期72-83,共12页董世鹏 蔺凡 蒋增杰 房景辉 姜娓娓 杜美荣 高亚平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省专项经费(2022QNLM040003-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50);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tsqn201909166);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同资助。
养殖容量评估是衡量贝类养殖活动是否环境友好、碳汇功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2018年5月—2019年2月的走航观测和定点连续观测数据,通过构建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碎屑–菲律宾蛤仔(nutrients–photoplankton–zoo...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 养殖容量评估 胶州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