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作品数:20被引量:10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肝毒性孤独症谱系障碍抗乙型肝炎病毒HEPG2细胞多发性骨髓瘤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心理月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医学信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知自省智力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并行中介模型
《心理月刊》2024年第9期40-44,共5页李静雯 李丹丹 张大勇 邱志海 朱春燕 周玉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1-003);安徽医科大学基础与临床合作研究加强计划(2022xkjT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01735);高中生生涯测评工具的研究(2022YJY30)
目的探讨自知自省智力与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2月进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795名高一学生进行施测,使用多元智力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对数据进...
关键词:自知自省智力 未来时间洞察力 职业价值观 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职业发展 
社交机器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应用被引量:2
《心理科学进展》2024年第5期834-844,共11页高丽梅 汪凯 李丹丹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8230173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30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2090034);安徽医科大学基础与临床合作研究提升计划(2101054202)资助。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是社交互动障碍。早期干预对ASD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至关重要,而传统康复干预方法存在耗时长、花费高昂、专业康复治疗师短缺等诸多局限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社交机器人 孤独症谱系障碍 人机互动 社交技能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动态威胁与非威胁情绪面孔的注视特征研究被引量:3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2年第9期787-792,共6页张轶凡 李丹丹 李红 杨婷婷 朱春燕 
安徽省省属高校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1-003)。
目的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对动态威胁(恐惧、愤怒)及非威胁情绪(悲伤、快乐)面孔的注视特点, 并探讨其眼动追踪数据与孤独症症状评分的相关性, 为ASD儿童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1月至2021年...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 情绪面孔 眼动追踪技术 威胁性情绪 
CD33和CD13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年第1期146-151,共6页李丹丹 夏海龙 孙小梅 刘志强 张舒颖 刘倩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CD33和CD1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初诊的121例MM患者中CD33和CD13的表达情况及CD33和CD13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21例初诊MM患者中,CD33^(+)...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CD33 CD13 预后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社会注意缺陷的眼动追踪研究被引量:8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2年第1期89-94,共6页张轶凡 李丹丹 张龙 汪凯 朱春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1456);安徽省省属高校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1-003)。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社会功能受损是ASD个体的一种核心特征。社会注意缺陷是其社会功能受损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于对面孔和社交互动的注视。眼动追踪技术是一种客观敏感的非侵入...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 社会注意 眼动追踪技术 注视厌恶 注视冷漠 情绪面孔 
硼替佐米为基础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认知和情绪的影响
《医学信息》2022年第2期136-139,共4页孙小梅 夏海龙 李丹丹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为基础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硼替佐米化疗分为未化疗组(31例)和化疗组(99例),...
关键词:硼替佐米 认知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 肿瘤坏死因子-Α 
增强光动力治疗肿瘤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1年第6期498-502,共5页李丹丹 于波 叶庭路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经费(SZXK040);深圳三名工程经费(SZSM201812059)。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相对较新且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光敏剂、氧及光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单线态氧及活性氧簇,从而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PDT治疗肿瘤适应症较为广泛,有较高的肿瘤选择性和极低的耐药性,且毒副作用较低...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 肿瘤 综述文献 
间断性θ爆发式磁刺激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疗效分析被引量:7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1年第1期23-26,共4页杨婷婷 李丹丹 李红 张龙 杨振海 张轶凡 朱春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800909,8177146)。
目的探讨间断性θ爆发式磁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作用于颞上沟(superior temporal sulcus,STS)干预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ASD儿童31例,分为研究组17例和对照组1...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 间断性θ爆发式磁刺激 颞上沟 
自闭谱系障碍物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年第5期889-893,共5页杨婷婷 李丹丹 陈璐 朱春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771456)。
自闭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的治疗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近期研究表明物理干预可能是ASD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ASD的物理干预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
关键词:自闭谱系障碍 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双相I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冲动性与认知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4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年第5期407-411,共5页张佳佳 芮琴琴 王龙 朱春燕 李丹丹 周晓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1456);合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hwk2016zc013).
目的探讨冲动性在双相I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61例双相I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研究组)和4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被纳入研究,采用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和Barratt-11...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冲动性 认知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