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篱

作品数:33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文化文化产业活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陇东学院学报》《文化产业》《时代文学(上半月)》《中国研究生》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重温《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年第10期4-8,共5页杨东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立足中国当代的社会、文化现实,从文化繁荣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优秀文艺作品对促进文化繁荣的积极作用、文艺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在于中国精神以及...
关键词: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论历史文化遗产的“陌生化”剧本杀开发模式
《探求》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杨东篱 王嘉翊 
历史文化遗产的剧本杀开发模式具有布莱希特提出的“陌生化”的显著特点,也因此拥有了覆盖“直接了解、陌生化后的再了解、深入思考”三个步骤的特殊优势,能够激发历史文化遗产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不过,这一开发模式也存在着许多亟需...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 剧本杀 陌生化 布莱希特 开发模式 
沉潜岁月,滋味人生——陈建功散文随笔集《岁月拾荒》及其他
《南方文坛》2023年第3期158-164,共7页杨东篱 
陈建功曾是当代颇有影响的小说家,长篇小说《皇城根》(合作)、中篇小说《鬈毛》《找乐》《放生》《前科》、短篇小说《丹凤眼》《飘逝的花头巾》等作品,都产生过很大影响,也曾多次获得全国性重要奖项并译介到海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
关键词:陈建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华文学 刻画人物 沉潜 译介 短篇小说 
英国文化主义中文化权力论的嬗变
《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0期66-68,共3页杨东篱 
学界一般将“文化研究”思潮的起因归结为英国文化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英国文化研究对文化权力的思考。本文力图对整个英国文化主义中文化权力论的理论嬗变以及引发嬗变的现实历史因素做出详细的梳理与阐释,希望能够更深刻、更准确地解释...
关键词:英国文化研究 世界性影响 英国文化主义 复杂关联 理论嬗变 深层原因 权力 文化 
精英文化、日常生活与符号的能力——英国文化主义中文化权力论的嬗变被引量:2
《外国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132-154,共23页杨东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葛兰西转向’后的英国文化研究”(15BZW014);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团队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理论及其中国启示”(20820IFYT17026)的阶段性成果;山东大学考古与历史学一流学科建设资助。
英国文化主义的文化权力论是文化研究思潮获得国际影响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很少有研究聚焦于此。与文化领导权不同,英国文化主义中的文化权力论将文化权力视为文化独立、自主介入并影响社会生活的能力。不过,这种文化权力论并非一蹴而就,...
关键词:文化主义 文化研究 文化权力 历史有机性 
论山东大运河儒家文化遗产的活态审美开发
《中原文化研究》2022年第3期68-76,共9页杨东篱 刘彤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山东段,山东大运河带有深厚而独特的儒家文化色彩。要在文化经济语境下保护和利用山东大运河的儒家文化遗产,使其尽快融入当代社会生活,应该从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洁静精微、恭俭庄敬、属辞比事六个方面深...
关键词:山东大运河 儒家文化遗产 审美开发 审美资本主义 活态 
“大槐树”的品牌意象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再造被引量:1
《陇东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31-37,共7页杨东篱 李然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ZW014)。
山西洪洞“大槐树”历来被视为华夏民族家园的象征。这一特殊意义使它在“城镇化”进程中被当地政府打造成为洪洞县城的品牌意象;山西洪洞“大槐树”品牌意象的塑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史实与生活意象的生成,艺术再现与审美意象的生成,城...
关键词:大槐树 品牌意象 城镇化 民族文化身份 认同 
“智取威虎山”IP:文化经济语境下的表征转换、政治祛魅与民族信仰的重建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年第2期188-206,728,共20页杨东篱 李静 
《智取威虎山》是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品。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开始,它衍生出了早期的话剧、京剧、样板戏以及文化经济时代的戏曲、电视剧、电影、动漫、曲艺、网络话剧、旅游等多个版本,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IP。文化经济时代的...
关键词:智取威虎山 IP 文化经济 表征 驱魅 信仰 
接合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演进被引量:5
《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3期54-64,共11页杨东篱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团队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理论及其中国启示”[项目编号:20820IFYT17026]的阶段性成果;山东大学考古与历史学一流学科建设资助。
接合理论对于文化研究有着特殊的价值。本文阐述了"接合"观念从原始意义到拉克劳直至霍尔等学者的演进,并在此基础上描绘了接合理论在文化研究中的发展图景——"接合""双重接合""三重接合"。接合理论的不断推进更新了文化研究的基础观念...
关键词:文化研究 接合 双重接合 三重接合 去接合 
文化“治世”:文史哲研究的用途——在文化产业与数字化融合的视野中
《中国研究生》2021年第4期46-49,共4页杨东篱 
文史哲研究归属于人文科学研究。它在文化维度上客观、深刻地分析、解释和解决与人类生命、生活相关的种种现象与问题,从中表达真诚、深切的人道关怀。然而,当前许多文史哲专业的研究生对于专业研究的社会现实价值都感到很迷惘。这一迷...
关键词:人文科学研究 文化产业 文化维度 人道关怀 研究生 文史哲 国际学界 数字化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