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志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金代辽朝区域文化封贡关系边疆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史学集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代渤海国府州县制度与地方统治研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王万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ZS038)。
渤海建国之初,在地方统治上沿袭了唐朝安东都护府的旧制,在不健全的府、州外壳下进行羁縻统辖。在文王大钦茂统治后期,渤海开始效法唐制,着手建构地方府、州、县体制。宣王大仁秀全面厘定地方行政建置,全境共置15府、62州、200余县,确...
关键词:渤海国 府州县制度 地方统治 
论辽代鹰路之争与完颜部崛起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王万志 刘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ZS038);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8YJC770034);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项目(2021LZY001);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JJKH20231116SK)。
辽朝在征服五国部以及生女真诸部后,凭借鹰路对其进行控制。完颜部女真依托辽廷的支持崛起,建立了生女真大联盟。但完颜部的势力增长引起了辽廷的警惕,两者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阿骨打袭位后,假借鹰路之名,行兴兵反辽之实。鹰路在完颜...
关键词:鹰路 辽代 完颜部 五国部 
金代辽海地区士人与地域文化的发展
《宋史研究论丛》2018年第1期290-305,共16页王万志 
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从区域角度探讨金代学术文化变异研究”(2015ZZ010);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渤海国’外交’活动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478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金代礼部研究”(17YJC770024)
金代辽海地区是汉、渤海、女真和契丹各族杂居的地区,以汉、渤海文化为主要特征。在金朝前期,辽海地区士人以渤海、汉族为主,从世宗朝开始,辽海地区涌现出渤海、汉、女真、契丹各族士人,体现了辽海地域文化的整体性进步。
关键词:金代 辽海 士人 地域文化 
博采众长治学路,铢积寸累求新知——程妮娜教授访谈录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260-267,共8页王万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金代礼部研究"(17YJC770024);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从区域角度探讨金代学术文化变异研究"(2015ZZ010);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渤海国’外交活动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478号)
程妮娜教授多年从事辽金史、东北地方史研究,是金史、东北史、边疆史领域的专家,近年来在东北民族史、古代边疆治理、辽金史与《金史》校勘等领域都作出了卓越贡献。2018年3月2日,笔者于吉林大学就程教授的治学经历、学术收获等问题进...
关键词:治学经历 程妮娜 中华一体 金代官制 《金史》修订 边疆朝贡制度 
辽朝对阻卜各部的治理述论被引量: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1期74-84,214-215,共11页田晓雷 王万志 
阻卜是活跃于辽朝的重要民族之一。辽朝征服阻卜各部后,对其进行羁縻统治,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太祖至景宗朝为第一阶段,辽朝以朝贡制度治理阻卜各部,授予阻卜豪酋官号。第二阶段为圣宗统和元年至辽道宗大安八年(983—1092),以属国属...
关键词:辽朝 阻卜 属国属部 治理 
辽夏封贡关系探析被引量:3
《史学集刊》2017年第5期53-64,共12页王万志 
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从区域角度探讨金代学术文化变异研究"(2015ZZ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金代礼部研究"(17YJC770024);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渤海国’外交活动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478号)
辽夏封贡关系开始于公元986年李继迁附辽并接受辽朝册封,一直持续到辽朝灭亡。辽夏封贡体制受到辽、宋、夏三极政治格局的强烈影响,以"澶渊之盟"为转折点,可分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辽朝奉行"联夏抗宋"方针,是辽夏封贡关系建立...
关键词:辽朝 西夏 北宋 封贡关系 澶渊之盟 
天下·国家·边疆民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40-46,共7页程尼娜 王万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8)
秦汉以后,"天下"包括中国王朝与他国,不可因文化、族群与汉人不同,就简单地将王朝的边疆民族(内夷)与"天下"内的邻国(外夷)相等同。在传统国家形态下生活在边疆的各族群和政权,长期接受王朝的政治统辖,统辖形式有一个由羁縻制向直接统...
关键词:“天下” 传统国家形态 羁縻制度 边疆民族 
由汉至唐东北亚封贡体制的新解——读《汉唐东北亚封贡体制》被引量:1
《史学集刊》2016年第1期121-124,共4页王万志 姚敏 
中国古代王朝的"封贡体制",中外学界又称之为"中国的世界秩序"、"华夷秩序"、"天朝礼制体系"、"中华朝贡贸易体系"、"宗藩体制(体系)"等等。美国、日本、韩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但他们通常从中外关系的角度进...
关键词:朝贡贸易 学界影响 华夷秩序 韩国学者 世界秩序 中外关系 对外关系 中原王朝 封贡关系 美国历史协会 
金朝前期陕甘区域文化特征
《史学集刊》2014年第3期90-92,共3页王万志 
金朝陕甘地区位于金朝版图的西部,包括京兆府路、凤翔路、鄢延路、庆原路和临洮路,即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南部及部分宁夏和青海地区。其西面、南面分别与西夏、南宋相邻,东北与东南分别与河东路与南京路相接。在自然地理上由关中平原和...
关键词:区域文化特征 金朝 前期 陕北黄土高原 青海地区 关中平原 自然地理 南京路 
略论金代山西文人与地域文学的发展及原因被引量:5
《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80-87,共8页王万志 
金代山西地域文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金太祖到海陵王迁都之前(1115-1153),是金代山西地域文学的复苏期。二是海陵王迁都之后到章宗朝(1153-1209),是金代山西文学的发展期。三是从卫绍王到金亡(1209-1234),是金代山西文学...
关键词:金代 山西 地域文学 文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