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莲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研究概观俄罗斯白银时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国外文学》《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工业大学学报》《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从“最高现实”到构建“人类一家亲”的旷野呼告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60-66,共7页赵桂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09&ZD07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以关注和剖析人、人性、人心的奥秘见长,从成名作《穷人》开始,到最后一部长篇巨作《卡拉马佐夫兄弟》,无不如此。在陀氏笔下,人无完人,没有完美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恶人,这是"不论断人"的认识前提。阻碍这一认识...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类一家亲” “不论断人” 非理性冲动 
新中国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被引量:2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93-97,107,共6页赵桂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09&ZD071)成果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0年代末的陀氏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陀氏几乎从中国读者的视野中消失了,不过,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开展十位“世界文化名人”纪念活动,陀氏名列其中,为配合这一活动,我国掀起了关注陀氏的小高潮,各报刊发表了将...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资本主义社会 纪念活动 世界和平 80年代 中国读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思想探源
《国外文学》2004年第2期99-106,共8页赵桂莲 
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来说 ,俄罗斯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具有着难以理解的特殊内容 ,其中的很多矛盾对立现象往往被称作“谜” ,对此古往今来众多学者皆有共识。本文以“俄罗斯人中的俄罗斯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思想为分析对象、以《...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 民族文化 艺术风格 文学创作 
俄罗斯白银时代普希金研究概观被引量:2
《国外文学》2000年第2期43-48,81,共7页赵桂莲 
关键词:白银时代 普希金研究 概观 风雨 民族命运 俄罗斯文化 回溯 黄金时代 思想界 思想家 
“世上没有不幸的爱情”——帕斯的爱情理论与布宁的艺术体现被引量: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117-120,共4页赵桂莲 
帕斯的《双重火焰》和布宁的《阴暗的林荫道》在表现爱欲及爱情时皆涉及到与宗教、自然和人类终极目标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这两部不同时代的作品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一如帕斯看见了爱情的两面性一样,布宁在表现了相爱的主人公的种种精...
关键词:帕斯 布宁 色欲 爱情 
继承与批判:高尔基与俄罗斯社会思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125-131,共7页赵桂莲 
高尔基的艺术创作与俄罗斯古典文学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包括对传统的遵循,对传统的重新思考,与传统的辩论关系及至对传统的否定。从总的文学进程来说,俄罗斯古典文学的典型特征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来探索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意义...
关键词:高尔基 社会思想 传统与传统批判 
普希金,失而不再的天堂──论“白银进代”的普希金印象
《外国文学》1998年第4期33-39,共7页赵桂莲 
普希金,失而不再的天堂──论“白银进代”的普希金印象赵桂莲作为1998年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俄罗斯作家代表团4月访华,其成员之一斯坦尼斯拉夫·古纳耶夫──《我们的同时代人》杂志主编、著名诗人,在与北大师...
关键词:普希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别尔嘉耶夫 俄罗斯文化 知识分子 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人 “白银时代” 俄罗斯思想 俄罗斯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