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则权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遗忘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长时段话语转换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论坛》《中国图书评论》《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遗忘与记忆:张纯如和南京大屠杀被引量:3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路则权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XNH065)
张纯如以日本、中国和西方三个视角围绕南京大屠杀为什么被遗忘展开论述。从日本视角看,大屠杀被遗忘有国际社会的外交和国内的历史教育等因素。从中国视角看,有心理和社会道德因素。从西方来说,张通过恢复历史记忆的方式证明了人性的...
关键词:遗忘 历史记忆 南京大屠杀 
简论余英时人文主义史观
《理论界》2010年第12期105-106,共2页路则权 
余英时作为当代有影响的美籍华裔史家,对历史有深刻的见解,坚持人文主义多元历史观。放在当代史家的视野中,对他的历史观的内容、来源和特点做一梳理。
关键词:余英时 人文主义 进化论 
李则纲《历史形态学》评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1-4,共4页路则权 
李则纲的《历史形态学》是他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此书的思想渊源是早年师友的影响,唯物史观的发展和他个人史学实践的结果。其史学理论价值在于将历史事件从形态角度作了七种归纳,即运动性、关联性、反复性(重演性)、飞跃性(突变性...
关键词:李则纲 历史形态学 关联性 反复性 飞跃性 
余英时的主客统一论
《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2期63-66,共4页路则权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美国华裔史家的历史解释>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XNH065
余英时认为史学是人文的,史学分为科学层次和哲学层次。在历史认识主体和客体关系上,余英时提出了史学的主客统一问题。他主张运用"同情的了解"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在此基础上,他对历史解释和史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余英时 主体和客体 历史解释 史德 
“五四”研究的新视角——评杨念群《“五四”九十周年祭》被引量:1
《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10期117-120,共4页路则权 
杨念群从新的视野,从长时段角度,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时空的差异性,以主题话语转换为核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五四"形象,从根本上,他不是摧毁前人建立的"五四",而是丰富了其精神内涵。
关键词:“五四” 杨念群 话语转换 精神内涵 长时段 差异性 
中西文化视野下的杜亚泉调和思想
《理论界》2010年第7期163-164,共2页路则权 
晚清民初文化思潮和社会政治是杜亚泉调和思想产生的背景。其内容包括新旧文化调和与中西文明调和。新旧文化调和主要包括道德和文学两个方面。他坚持道德改良主义,提倡文言与白话并立分工的观点。中西文明调和是指"静"、"动"不同性质...
关键词:文化调和 新旧调和 中西调和 
陈垣与《元也里可温教考*》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64-66,共3页路则权 
陈垣先生早期的史学思想与他的史学名著《元也里可温教考》的形成有极大关系。《元也里可温教考》对陈垣的史学研究道路意义非凡,陈垣先生的许多史学思想和史学研究方法在此著中也多有体现。
关键词:《元也里可温教考》 史学思想 史学研究方法 
李鸿章与淮系集团研究的新视野被引量:1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路则权 
李鸿章和淮系集团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但研究视野多集中于革命和近代化视野。若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借鉴管理学的某些方法来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李鸿章领导的淮系集团已具备现代企业的雏形。
关键词:李鸿章 淮系集团 7S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