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曲勇

作品数:17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周金文《篆隶万象名义》金文校读笔势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淮南师范学院学报》《中国书法》《中国典籍与文化》《古文字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语言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当代语言学》2024年第4期475-488,共14页陶曲勇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两周金文的义化、声化及分化研究”(20VJXG042);教育部重大专项“中国语言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当代实践”(2024JZDZ048)阶段性成果。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中国语言学正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中国文字学的转型与发展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有利于进一步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新时代汉语理论研究...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语言学 自主知识体系 
倗国青铜器的同铭书写差异
《中国书法》2024年第1期54-65,共12页何余华 陶曲勇 
二〇二〇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编号20VJXG042);国家语委中青班项目(编号ZDI135-136);河南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课题(编号23-WHZX-31)的阶段性成果
倗国墓葬出土的同套同铭器物以及盖器同铭器物出现过大量书写差异,通过对铭文用字进行系统比较,发现同铭文字在书写层面存在笔画数量、笔画形态、构件置向等方面的差异,在字形结构层面存在直接构件省减、造字方法不同的现象,也出现了一...
关键词:倗国 同铭 异文 书法 
据金文习语校读诗书二则
《语言科学》2023年第1期97-104,共8页陶曲勇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号:20VJXG042)阶段性成果。
《诗经》中有“胡考”一词,毛传释“胡”为“寿”,不可从。《诗经》《左传》之“胡考/胡耇”应该就是金文中的“考”,“胡”当训为大,与铭文中屡见之“皇考”“文考”“烈考”之结构、词义类似。金文中又有“敬雍德经”一语,亦可作“经...
关键词:习语 胡考 [害夫]考 敬雍 经德 
《篆隶万象名义》校读三则
《励耘语言学刊》2022年第2期42-48,共7页陶曲勇 游帅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编号20VJXG042)的阶段性成果。
《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僧人空海根据梁顾野王《玉篇》编撰而成的一部汉文字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年代久远,辗转传抄,致使全书存在不少的疑难问题,论文对书中的"桓""[扌者]""龏"三条做了详细的校释,改正了其中的讹误.
关键词:《名义》  [扌者]  校释 
金文剩义四则
《古文字研究》2022年第1期174-179,共6页陶曲勇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两周金文的义化、声化及分化研究(20VJXG042)”阶段性成果。
2012年6月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石鼓山西周墓(M3.81)出土有一件西周早期的中臣鼎(《铭图续》(1)93),上有铭文2行6字,挖掘者释读为:“中臣登鼎辛司。”并做了相应的考释(2):“登”通“烝”。陈侯因𬁼敦有:“以登以尝。”《...
关键词:石嘴头 西周早期 石鼓镇 金文 宝鸡市渭滨区 
字以通神——有关史前汉字的宗教性因素考察被引量:1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0年第1期91-116,共26页陶曲勇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西周金文字词、字际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6XNQ015)的阶段性成果
所谓"史前汉字",是指成熟的汉字体系出现之前,在中国境内出土的各种与汉字有密切联系的刻画符号,也有学者称之为"原始文字"(proto-writing)。~①一般认为,成熟的汉字体系开始于殷商甲骨文。从时代来看,甲骨文字系统属于殷商晚期,可是在...
关键词:prehistorical Chinese characters carved characters RELIGION unearthed artifacts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篆隶万象名义》疑难义项疏证四例
《语言科学》2020年第2期219-224,共6页陶曲勇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批准号20XNA027)。
文章为《篆隶万象名义》的"遮""痉""桐""■"四个字头中的疑难义项做了疏证,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对它们的误解。据此可以看出,《名义》的价值与作用,今日虽已得到学界公认,但要更好地利用该书,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继续深入整理。
关键词:《名义》    疏证 
西周金文异构字的特征及其对战国文字的影响
《学术研究》2020年第1期168-174,共7页陶曲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两周金文惯用语辑考”(15YJC74007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史”(项目号15ZDA12)的阶段性成果
西周金文按照构件和结构严格隶定,共有451个异构字。通过考察这些异构字的形成与分布,总结出西周金文异构字的三个特征:构件功能的分布和历时演变、体现部首的成熟与调整、体现原始用字习惯的专字现象。西周金文异构字,包括异写字,在构...
关键词:西周 异构字 特征 影响 
构件义化与西周金文的发展
《语言研究》2019年第1期115-119,共5页陶曲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两周金文惯用语辑考"(15YJC74007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史"(15ZDA12)
构件义化是指象形构件的象物性逐渐淡化,成为具有声音和意义的字参加构字体现构意。在西周金文阶段,构件义化推动了常用构件的类别化、部首化,导致了字形独用和构字时发展速度的不平衡现象,使得字形结构从平面结构向层次结构不断发展,...
关键词:构件义化 西周金文 类别化 结构 笔势化 
战国文字源于西周俗体之疏证被引量:1
《长沙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99-104,共6页陶曲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两周金文惯用语辑考";编号:15YJC740076
战国文字的许多写法来源于西周文字中较为草率的形体,即西周文字的俗体。西周俗体到战国文字的演变,一般先从笔画层面开始,然后逐渐演变为一种俗体,笔画层面的变化多于构件层面,异写式俗体多于异构式俗体;此外,整字的演变速度慢于作为...
关键词:西周金文 战国文字 俗体 义化 笔势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