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琳

作品数:13被引量:28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汶川地震地表破裂龙门山历史地震青藏高原东缘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然杂志》《地质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石化前瞻性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汶川(M_s8.0)地震的河流地貌响应被引量:12
《第四纪研究》2013年第4期785-801,共17页李勇 周荣军 苏德辰 Alexander L.Densmore 丁海容 陈浩 闫亮 颜照坤 乔宝成 马博琳 云琨 赵国华 马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41010;40972083和41172162);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批准号:1212011121268);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批准号:SK-0801)共同资助
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汶川(M_S8.0)地震导致了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和小鱼洞断裂发生了地表破裂,显示为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断层。同震变形在瞬间就改变了地形坡度,并产生了巨量的滑坡和泥石流,导致河流地貌产生相应的变化和...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河流地貌 水系响应 河道走向 河道坡折带 河道转折带 河床剖面 滑坡 泥石流 构造负载 剥蚀卸载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中央断裂分段地震震级及强震复发周期的预测被引量:8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29-37,共9页闫亮 李勇 周荣军 刘宇平 张毅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03013;40372084;40841010;40972083);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1212010918010)
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后,对于龙门山发震构造带长期地震危险性评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了关注,以定量的、概率性的评估强活动断裂段的地震危险性也成为了近年来国际上研究长期地震预测的方向之一。作者以前人对龙门山中央断裂(映秀-北川断裂...
关键词: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断裂 活动分段特征 地震震级 强震复发周期 
汶川M_S8.0地震中央断裂北段地表破裂特征被引量:7
《西北地震学报》2009年第4期333-338,348,共7页乔宝成 李勇 董顺利 闫亮 陈浩 马博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03013;40372084;40841010);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项目;中石化前瞻性项目
研究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构造龙门山构造带的北段,即北川-南坝-林庵寺断裂的地表破裂。通过黄家坝、桂溪、平通、南坝、石坎子等地的考察和测量,显示该段地表破裂沿断裂带连续分布,走向为N45°~65°E。垂直位错与水平位错比值从...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 龙门山构造带 中央断裂 地表破裂 同震位移 
汶川地震震中映秀地区地表破裂特征被引量:7
《西北地震学报》2009年第4期339-343,共5页马博琳 李勇 董顺利 陈浩 闫亮 乔宝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03013;40372084;40841010);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项目
汶川8级大震的震中位于映秀镇,地震在映秀地区造成了多处地表破裂,如公路拱曲、地震陡坎,坡中槽新变形等,长度达300余米。经实地全站仪和GPS测量,定量分析了地表破裂的垂直分量与水平分量以及两者之间的比值,以此揭示了映秀—北川断裂...
关键词:地表破裂 汶川大地震 映秀地区 逆冲-右行走滑 
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白鹿镇段的变形特征被引量:5
《自然杂志》2009年第5期268-271,共4页陈浩 李勇 董顺利 闫亮 马博琳 乔宝成 冯镜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841010)资助项目
汶川8.0级地震在彭县—灌县断裂上形成的地表破裂带主要位于彭州磁峰与安县睢水之间,全长约90km,白鹿镇位于该断裂地表破裂带的南段。应用全站仪和GPS对地表破裂带的垂直位错量、水平位错量、构造缩短率进行精确测量,结果显示,沿彭县—...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 彭县—灌县断裂 地表破裂 白鹿镇 同震位错 
龙门山彭县-灌县断裂的活动构造与地表破裂被引量:25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3期403-415,共13页李勇 黄润秋 A.L.Densmore 周荣军 闫亮 N.Richardson 董顺利 M.A.Ellis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批准号:40841010);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项目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彭县-灌县断裂亦发生了同震地表破裂。在前期对龙门山活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进行了多次的野外调查和国际合作考察,重点对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和地质灾害开展了详细...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彭县-灌县断裂 逆冲-走滑作用 龙门山 
汶川M_S 8.0地震的地表破裂过程——以都江堰八角庙村断层擦痕剖面为例被引量:8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3期439-448,共10页董顺利 李勇 陈龙生 王刚 张毅 陈浩 闫亮 马博琳 乔宝成 周荣军 A.L.Densmore N.Richardson M.A.Ellis 沈军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41010);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项目;中国石油化工前瞻性项目资助
汶川M_s8.0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造成了严重的地表破裂,但能反映地震地表破裂过程的现象却很少,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八角庙村有一处保存基本完好的断层擦痕剖面,是惟一能反映地震地表破裂过程的露头。剖面上可见两种侧伏产状相差很大的擦...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过程 断层擦痕 逆冲 右行走滑 
龙门山小鱼洞断裂在汶川地震中的地表破裂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6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3期502-512,共11页李勇 黄润秋 A.L.Densmore 周荣军 闫亮 张毅 N.Richardson 董顺利 乔宝成 M.A.Ellis 何玉林 陈浩 马博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批准号:40841010);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项目资助
在龙门山中段小鱼洞地区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发生了同震位移,同时在该地区新出现了一条北西向的同震破裂带——小鱼洞断裂的破裂带,并分割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的主断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点对小鱼洞断裂的...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小鱼洞捩断裂 组合样式 小鱼洞地区 龙门山 
北川地区擂鼓断裂在汶川地震中的地表破裂及其意义被引量:10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3期535-545,共11页闫亮 李勇 A.L.Densmore 周荣军 董顺利 张毅 N.Richardson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41010);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项目和中国石油化工前瞻性项目资助
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北川县擂鼓地区出露了一条擂鼓同震地表破裂带,该破裂带呈近南北向展布,位于映秀-北川断裂的中北段,其北东起于擂鼓镇柳林村北部,南西止于石岩村南部,以脆性破裂为特征,分别由3条呈北北东、...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擂鼓捩断裂 映秀-北川断裂 成因机制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被引量:111
《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第1期3-18,共16页李勇 黄润秋 周荣军 Alexander L.DENSMORE Michael A.ELLIS 闫亮 董顺利 Nicholas RICHARDSON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803013,40372084,4084101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616004);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项目;中石化前瞻性项目资助的成果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之间,系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叠瓦状冲断带构成,自西向东发育汶川—茂汶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并将龙门山划分为3个构造地层带,分别为变形变质构造地层带(主要由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岩和前...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历史地震 活动构造 走滑—逆冲作用 龙门山地震带 青藏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