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培

作品数:52被引量:520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发文主题: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中国考古学文化遗存半坡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史学史研究》《江汉考古》《考古》《考古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道中国 变革时代下的两周时期玉器与玉文化被引量:3
《南方文物》2017年第1期1-7,共7页张忠培 
一、如何用考古学方法研究玉器与玉文化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考古学对含玉器的遗存的大量发现,从中获得玉器与玉文化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已远远超越了人们从传世玉器得到的玉器与文化的信息。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不仅是因为考古...
关键词:玉文化 玉器 两周时期 变革时代 文化信息 考古学 80年代 数量 
考古学与文物保护——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的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15年第2期20-30,共11页张忠培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考古学与文物保护,目的是想就为何要将考古工作纳入到文物保护体制中来?以及怎样将考古工作纳入到文物保护体制之中的问题,和同仁们交换意见。下面,我分别就文物内涵很广,考古学所涉及的文物,仅是文物中的一部分文物...
关键词:文物保护 考古学文化 考古工作 中国考古学 学术报告会 文化进步 苏秉琦 国家保护 文物工作 遗址公园 
考古学与文物保护--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的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被引量:6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3期6-21,共16页张忠培 
"文物"所表述的内涵很广,属于物质文化范畴;"考古学"研究的追求是历史与文化,属认识范畴。考古学的研究,是将物质文化转化成精神文化。考古学研究的仅是考古学文化表述的考古学遗存的这类文物,故考古学所涉及的文物,仅是文物的一部分。...
关键词:文物 考古学 文物保护 
陶鬲研究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陶鬲谱系研究》首发式的发言
《南方文物》2015年第1期3-3,共1页张忠培 
要我讲话,讲什么?讲讲我此时的心情吧!我此时的心情,颇为复杂,大致可用内疚、尴尬、感谢和愉悦来表达,同时,令我高兴的是:最近我在陶鬲研究这苦作舟的无涯的学海中的远方,又看到了一点星光。 为什么感到内疚?中国陶鬲谱系...
关键词:陶鬲 谱系 中国 首发式 集大成 研究史 故宫博物院 规划 
渭河流域在中国文明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被引量:14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11期6-12,共7页张忠培 
渭河流域孕育出来的半坡—西阴文化,是一支强盛的考古学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主根;渭河流域发育出来的最初文明,是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满天星斗中的一颗亮星;渭河流域诞生的周人建立的西周王国,将王国文明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渭...
关键词:渭河流域 半坡—西阴文化 西周王国 秦汉 唐代 帝国体制 
此刻,我要圆第四个梦——在中国考古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南方文物》2014年第4期1-3,共3页张忠培 
在今天的中国考古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上,我要讲的一句话:就是要圆第四个梦。 在24日的“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六次年会暨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我说在2008年当我担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的时刻,就给自己规定了四个任...
关键词:第六届理事会 第一次会议 学会 考古 中国 会员代表大会 第五届理事会 2008年 
从过去走向未来——在纪念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掘4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江汉考古》2014年第1期3-5,共3页张忠培 
朋友们,大家好! 听了各位同仁和各位朋友的发言,现就这次会议谈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与希望。
关键词:学术讨论会 遗址发掘 铜矿 纪念 朋友 
我认识的环渤海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上的讲话被引量:2
《考古》2013年第9期99-104,共6页张忠培 
中国考古学会本次学术年会的主要议题,是“环渤海考古”。这是一次承上谋求启下、继往追求开来的学术研讨会。苏秉琦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曾先后在辽宁、山东、河北和天津等地主持召开过几次“环渤海考古座谈会”,...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 考古学文化 
再谈梁思永先生与中国考古学——“纪念梁思永先生发掘昂昂溪遗址80周年暨昂昂溪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被引量:7
《文物》2013年第7期38-44,共7页张忠培 
梁思永先生发掘昂昂溪遗址已经80周年了。今年,是梁思永先生106岁华诞,遗憾的是,56年前,他就已和我们分手,告别了人间。粱先生只活了50年。他的50年生命很短,如同一颗巨大流星。虽瞬间即逝,生出的光却耀眼夺目,永远停驻在中国...
关键词:考古学史 梁思永 学术研讨会 遗址 中国 发掘 文化 纪念 
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些意见——在“2009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的发言
《文物建筑》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张忠培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提出及相关法规文件的颁布是实践大遗址保护的新形式,为城市建设和大遗址保护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为城市的文化建设找到了新内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要有长期性、探索性的战略思路,要以保护为前提,以持续的、与时...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大遗址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