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乾

作品数:18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腹足纲中国近海中国海新记录种深海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大自然》《海洋科学集刊》《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海角蓑海牛属(腹足纲,裸鳃目,蓑海牛科)一新记录种
《海洋与湖沼》2024年第5期1268-1272,共5页郑舒桤 张均龙 张树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F0502801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2090044号;泰山学者工程,tsqn202306280号;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QNESL OP202306号。
通过整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馆藏的采自三亚潮间带的裸鳃类标本,鉴定出角蓑海牛属1种:斐济角蓑海牛Anteaeolidiella fijensis Carmona,Bhave,Salunkhe,Pola,Gosliner&Cervera,2014,该种在我国为首次发现,系中国新记录种。利用体...
关键词:角蓑海牛属 斐济角蓑海牛 新记录种 印度-西太平洋 
耳螺在中国海的北扩:三种耳螺在我国黄海的报道(腹足纲:耳螺科)
《海洋与湖沼》2024年第4期1048-1056,共9页张树乾 张素萍 张均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90044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42000000号;泰山学者工程,tsqn202306280号。
2020~2023年,作者在我国黄海沿岸潮间带进行软体动物多样性调查时获取到多个耳螺科标本,通过形态学比较和研究,鉴定为3属3种,分别为:中国耳螺Ellobium chinense(Pfeiffer,1855)、赛氏女教士螺Pythia cecillii(R.A.Philippi,1847)和教徒...
关键词:耳螺科 肋耳螺属 黄海 印太交汇区 新记录 气候变化 
中国海盘海牛科(腹足纲,裸鳃目)一新记录属和一新记录种
《海洋与湖沼》2023年第5期1395-1400,共6页张树乾 张素萍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1MD072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2090044号。
2021年3月在大连进行潮间带生物调查时采集到2个裸鳃类标本,经鉴定发现为欧氏针盘海牛Diaulula odonoghuei(Steinberg,1963),为中国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在研究中对其进行了活体拍照,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外部形态和内部...
关键词:针盘海牛属 欧氏针盘海牛 新记录种 DNA条形码 
印太交汇区海洋软体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海洋与湖沼》2021年第2期487-497,共11页张均龙 张树乾 焦英毅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42030303号;XDA22050203号;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生物标本馆经典分类学青年人才项目,ZSBR-009号;“科学”号高端用户项目,KEXUE2020G02号。
印太交汇区珊瑚礁大三角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孕育了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接近60%的软体动物种类,同时也有很高比例的特有物种。该海域是全球软体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已有不同国家的学者相继对印太交汇区软体动物的...
关键词:印度-西太平洋 珊瑚大三角 软体动物 多样性热点 特有种 物种形成 
中国海洋腹足类分类学研究进展——纪念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
《海洋科学》2020年第7期71-78,共8页张素萍 张树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50002,4160616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在海洋贝类分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建所以来我所海洋腹足类分类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概述了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分析了现代腹足类分类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海 海洋腹足类 分类学 进展 
基于贝壳和齿舌对中国近海笠贝总科动物的分类学研究被引量:2
《海洋科学》2020年第5期87-95,共9页张树乾 张素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06162)。
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近海采集的笠贝总科标本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学研究,共鉴定出2科5属11种,选取了其中的9种进行了齿舌解剖,利用扫描电镜对其齿舌形态进行了观察对比。结果表明,笠贝总科种类的齿舌形态包括形状、排...
关键词:腹足纲 笠贝总科 齿舌 中国海 
深海中的“活化石”――翁戎螺
《大自然》2019年第4期27-29,共3页张树乾 
2014年12月,停靠在青岛奥帆中心的'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徐徐开动,开启了新一轮的海洋综合调查。在这次科考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翁戎螺新种——精致翁戎螺。翁戎螺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5.7亿年,而且保留了原始的形态,因此被称为可与大...
关键词:翁戎螺 现生种 
东海蛾螺属二新记录种(腹足纲,蛾螺科)被引量:1
《海洋与湖沼》2018年第1期96-98,共3页张树乾 张素萍 王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167号;31750002号
在整理近年来东海采集的蛾螺科Buccinidae标本时,鉴定出属于蛾螺属Buccinum Linnaeus,1758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1)白肋蛾螺Buccinum leucostoma Lischke,1872,采自于东海300—400m深的泥沙质海底;(2)古式蛾螺Buccinum koshikinum Okutan...
关键词:腹足纲 蛾螺科 蛾螺属 中国新记录 东海 
东海蛾螺科(Buccinidae)三新记录种及一种名修订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18年第2期127-130,共4页张树乾 张素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167;31750002)
在整理近年来东海采集的蛾螺科标本时,鉴定出属于角亮螺属Antillophos的3个中国新记录种,并发现了一错误订名,现予以报道和修正。新记录种分别为:环带角亮螺Antillophos armillatus Fraussen&Poppe,2005;德氏角亮螺Antillophos deprinsi...
关键词:蛾螺科 角亮螺属 新记录 东海 
软体动物腹足纲分类学研究进展——从近海到深海被引量:3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张素萍 张树乾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1030201,XDA1103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6167,4160616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关于海洋的研究已由浅海逐步向深海发展,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认知.自2014年4月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依托先进的'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搭载'发现'号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
关键词:腹足类 热液区 冷泉区 海山区 展望 从近海到深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