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红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微乳液AOT第二维里系数FT-IR研究TRITON_X-100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化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教育部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水/Triton X-100/正丁醇/环己烷反相微乳液体系中水结构的FT-IR研究
《化学学报》2011年第19期2253-2258,共6页彭旭红 方建 王宏奎 赵继华 沈伟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0603014,20973061);上海市科委纳米技术专项基金(Nos.0652nm010,08jc1408100)资助项目
用FT-IR法研究了水/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正丁醇/环己烷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水池中存在的束缚、结合和自由3种不同的水的状态.分别考察了水与表面活性剂物质的量之比(Rw)、水油比φ(水与环己烷的质量比)、助剂正丁醇的...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 红外光谱 水的状态 TRITON X-100 正丁醇 
AOT/水/甲苯微乳体系的第二维里系数和液滴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第5期1026-1030,共5页彭旭红 郑佩珠 马元明 殷天翔 安学勤 沈伟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3061;21073063)资助项目~~
在一系列温度下通过对水与丁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摩尔比为12、不同浓度的AOT/水/甲苯微乳液进行静态光散射测量,获得液滴的相对分子质量、AOT的聚集数、液滴半径和不同温度下的第二维里系数.利用第二维里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关键词:微乳液 AOT 第二维里系数 液滴间相互作用 静态光散射 
水+3-甲基吡啶+溴化钠三元溶液动-静态光散射临界行为研究被引量:2
《化学学报》2009年第3期191-196,共6页王金收 安学勤 王农 彭旭红 吕和坤 柴守宁 沈伟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0173024,20603014,20673059);国家教育部基金(No.105074);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Nos.0652nm010,08jc1408100)资助项目
对水+3-甲基吡啶+溴化钠三元电解质溶液的临界跨接行为的认识存在着争议.部分研究认为由于三甲基吡啶的聚集,体系存在从非经典的3D-Ising(三维伊辛)行为向经典的平均场行为的非单调跨接;另一部分研究发现该体系符合3D-Ising临界行为,并...
关键词:电解质溶液 临界现象 临界跨接 动态光散射 静态光散射 
微乳液法低温制备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研究被引量:16
《无机化学学报》2008年第2期191-194,共4页贺进明 彭旭红 吕辉鸿 赵继华 沈伟国 
自然科学基金(No.20603014,20473035);上海市科委纳米技术专项基金(No.0652nm010)资助项目
以TiCl4为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己醇/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球形、花状、捆绑丝和星形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研究了w值(水与CTAB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以及P值(正己醇与CTAB的物...
关键词:微乳液 金红石 纳米颗粒 
激光散射法研究蛋白质与氨比西林钠盐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中国科学(B辑)》2006年第1期71-75,共5页王卫平 唐江宏 彭旭红 胡之德 陈兴国 
用动态和静态激光散射法研究了在25±0.1℃,离子强度0.085mol·kg?1,pH7.4,5.8,4.9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和氨比西林钠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静态激光散射结果表明,在pH7.4,5.8,4.9条件下,蛋白质和药物分子所形成复合物的分子量分别为:...
关键词:人血清白蛋白(HSA) 氨比西林钠盐 动态激光散射 静态激光散射 
苯甲腈-正十八烷二元体系临界跨接现象的研究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117-118,共2页陆瑞雪 王农 彭旭红 安学勤 沈伟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73020;20173024;20273032;20473035)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
关联长度是表征物理体系在临界点的长程涨落及其关联的特征尺寸的参数.在紧邻临界点的区域,关联长度远大于粒子的尺寸和粒子间相互作用力范围,成为主要决定性因素,使得同一普适性类别的体系具有共同的非经典行为;在远离临界点的区域,关...
关键词:苯甲腈 正十八烷 二元体系 临界跨接现象 关联长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