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选刚

作品数:12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主题:混纺织物羊毛纺织品羊毛纤维纤维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毛纺科技》《纺织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印染》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轻质分散液液萃取-GC/MS法测定染料中的芳香胺被引量:1
《印染》2015年第22期48-51,共4页顾娟红 柳艳 李松 李选刚 
以密度小于水的轻质溶剂为萃取剂,建立了分散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染料中多种有害芳香胺的方法。样品经连二亚硫酸钠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成芳香胺后,快速注入按一定比例混合的萃取剂(乙酸乙酯)与分散剂(异丙醇)混合溶液获得...
关键词:测试 气相色谱法 质谱法 分散液液萃取 染料 禁用芳香胺 
新形势下浅议质检系统纺织实验室的建设
《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23期258-258,共1页李选刚 
质检系统纺织实验室长久以来一直受制于规模小、业务少、水平低的状况,本文结合国际、国内纺织服装检测的动态和国外检测机构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多种崭新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力图进一步将质检系统的纺织实验室做大、做强、做好。
关键词:检验检疫 实验室 纺织检测 
纺织品纤维含量允差规定
《染整技术》2009年第2期38-40,共3页潘葵 李选刚 朱振华 
产品标准中有纤维含量允差规定的,按相应产品标准规定执行,产品标准没有纤维含量允差要求,则依据FZ/T01053-2007《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自2007年11月起实施的FZ/T01053-2007,与FZ/T01053-1998相比,对纤维含量允差规定差异较大,特别...
关键词:纤维含量 允差 纺织品 
羊毛与锦纶/氨纶复合纱定量分析的研究被引量:1
《丝绸》2005年第3期24-26,40,共4页李选刚 
在对锦纶和氨纶的理化特性比较的基础上,结合纺织材料再加工技术发展状况,对锦纶/ 氨纶复合纱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复合纤维,并针对羊毛与锦纶/ 氨纶复合纱混纺产品提出了一个科学的试验方法和试验参数。
关键词:聚酰胺纤维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 羊毛 复合纱 定量分析 
细化羊毛产品鉴别方法探讨被引量:4
《毛纺科技》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李选刚 
按照《GB T2910-1997—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用1 0N碱性次氯酸钠溶解全毛细化防缩产品,经常会发现无法全部溶解的现象,从羊毛细化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细化机理入手,结合羊毛与碱性次氯酸钠的反应原理分析了造成羊毛...
关键词:羊毛 混纺产品 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二组分纤维 防缩 纺织品 溶解 产品鉴别 发展状况 细化 
碱对粘胶纤维定量分析的影响被引量:6
《印染》2004年第16期39-40,共2页李选刚 潘葵 
通过试验分析了粘胶纤维在碱性环境下重量损失的原因 ;就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碱性条件下 ,粘胶纤维重量损失的规律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测试 定量分析 碱度 粘胶纤维 碱纤维素 
对纤维烘燥时间规定的探讨被引量:4
《印染》2004年第3期31-32,共2页潘葵 李选刚 
在混纺织物组分分析试验中 ,由于反应后纤维量较少 ,对试样的烘燥很难达到GB/T9995 1997规定的恒重要求 ,故无法掌握具体的烘干时间。采用AATCC 2 0A 1995标准规定 ,以被烘试样前后两次称重差异在± 0 .0 0 1g以内 ,作为烘干依据 。
关键词:混纺织物 组分分析 纤维 烘燥时间 标准 
不同温度下酸对羊毛纤维重量损失的研究被引量:14
《纺织学报》2003年第4期60-62,共3页李选刚 潘葵 
就不同温度下硫酸对羊毛的影响程度以及硫酸对羊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温度 硫酸 羊毛 重量损失 影响 
衣用类合成纤维鉴别方法探讨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第4期6-10,共5页李选刚 潘葵 
多组份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试许多国家都有相应的检验标准 ,但对于单一类衣用合成纤维的鉴别并无针对性的测试方法 ,本文就常见衣用类合成纤维涤纶、腈纶、锦纶织物的识别进行研究 ,从而总结出一套实用、准确。
关键词:合成纤维 含量 鉴别 混纺织物 
大豆蛋白纤维溶解性能的测试被引量:2
《印染》2002年第7期34-35,共2页潘葵 李选刚 
对大豆蛋白纤维的某些组分在常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进行试验 ,探讨大豆蛋白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进行含量测试时可采用的试验方法。
关键词:大豆蛋白纤维 溶解性能 测试 混纺织物 试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