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振宇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末次冰期以来末次冰期冰川地貌古气候青藏高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冰川冻土》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冰缘现象及其气候意义
《冰川冻土》2021年第3期690-700,共11页刘擎 李宜垠 孙才奇 聂振宇 杨玮琳 崔之久 刘耕年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005)资助。
冰缘地貌与沉积是冰冻圈环境变化的载体,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对了解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过去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冰缘地貌和沉积野外记录和实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格尔木在LGM时多年冻土至少下限到达海拔2900...
关键词:冰缘地貌 气候意义 青藏高原 格尔木-亚东 
天山末次冰期以来干旱化过程的冰川证据被引量:3
《冰川冻土》2018年第3期434-447,共14页肖菁 刘耕年 聂振宇 陈艺鑫 彭旭 刘蓓蓓 韩业松 崔之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82;40971002;41230743)资助
依据天山7个有确切年代学资料的典型地区进行冰川面积和平衡线高度等重建,揭示天山地区末次冰期以来冰川经历的扩张和收缩过程。冰川规模在MIS 4~MIS 3大幅度扩张,形成大规模的复合型山谷冰川和山麓冰川;MIS 2冰川扩张显著,但远不及MIS ...
关键词:天山 末次冰期 冰川物质平衡线 古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东南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冰下沉积物形成与变形(英文)被引量:1
《冰川冻土》2013年第5期1143-1155,共13页张梅 崔之久 刘耕年 陈艺鑫 聂振宇 傅海荣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s.41230743;41101003)
冰岩界面的冰川动力学是冰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螺沟冰川地处温暖湿润的海洋环境,冰川运动速度较快,冰川底部接近压融点,是研究冰下过程的较理想地点.在海螺沟冰川大型磨光面上浅显侵蚀坑内发现了碎屑物质.对碎屑物质理化特征研究表...
关键词:海螺沟冰川 冰下融水 冰下变形 冰下过程 
天山冰缘环境活动层冻融过程定位观测研究被引量:2
《冰川冻土》2013年第2期272-279,共8页孙才奇 李川川 陈艺鑫 张梅 聂振宇 刘耕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02)资助
冻融作用是冰缘环境的一个重要地貌过程,其活动性直接反映气候变化,成为冰冻圈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依据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991-2011年石环长期定位观测资料,对天山大陆性冰缘环境中石环发育特点和冻融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乌...
关键词:天山 石环 冻融作用 气候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