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晓荣

作品数:44被引量:26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选育玉米自交系突变体表型鉴定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核科学技术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生理学报》《作物学报》《玉米科学》《土壤与作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 9的精细定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5年第2期319-330,共12页李永生 王晓娟 连晓荣 梁根生 何海军 杨彦忠 周文期 董小云 周玉乾 刘忠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47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专项(2024GAAS24、2022GAAS04);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3-43)。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存的基础,叶色突变体往往伴随着叶绿体结构异常、光合色素合成受阻等表型,因此,研究叶色突变体可为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撑。本研究以2.48 Gy辐照剂量的快中子辐射诱变玉米自交系PH6WC筛选得到的...
关键词:玉米 黄化突变基因Zmet9 BSR-seq 精细定位 
外源甲基乙二醛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赵瑞宁 李永生 汪军成 方永丰 董小云 周文期 连晓荣 王晓娟 何海军 杨彦忠 刘忠祥 周玉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406);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5RA110);甘肃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19-09);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2019GAAS31);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1ZD11NA005、21ZD10NF003)。
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是一种从植物体内发现的新型信号分子,具有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细胞分裂、气孔运动及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等功能。为明确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MG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以...
关键词:玉米 甲基乙二醛 抗氧化酶 干旱胁迫 
高产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陇单639的选育及栽培被引量:3
《寒旱农业科学》2024年第9期814-818,共5页连晓荣 李永生 何海军 杨彦忠 王晓娟 周文期 刘忠祥 董小云 周玉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60511、3216049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专项(2024GAAS2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24GAAS-CGZH03)。
培育高产、稳产籽粒直收玉米品种是玉米产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保障。为解决甘肃近年来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农业劳动力紧缺、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宜机械收获籽粒品种缺少等问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玉米遗传育种团队通过种质...
关键词:玉米 新品种 陇单639 机收 选育 栽培技术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4年第4期167-177,209,共12页连晓荣 何海军 李永生 周文期 王晓娟 杨彦忠 刘忠祥 张彦军 周玉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60511,32260473,32160490);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021-DFZD-21-3);甘肃省重大专项(21ZD11NA005,21ZD10NF00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0JR5A110)。
以6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20—2021年在河西走廊灌区不同地区开展试验,研究覆膜和露地两种种植模式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光合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两年参试品种在覆膜条件下的株高较露地种植提高3...
关键词:种植模式 玉米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河西灌区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玉米科学》2024年第3期32-41,共10页刘忠祥 李永生 王晓娟 连晓荣 梁根生 寇向龙 何海军 杨彦忠 周文期 周玉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473,32160490);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021-DFZD-21-3);甘肃省重大专项(21ZD11NA005,21ZD10NF00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5A110)
以快中子辐射诱变玉米自交系PH6WC筛选得到的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为材料,通过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叶绿体结构显微观察、光合特性和遗传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绿体数目变少,形...
关键词:玉米 碳水化合物 突变体ygl3 光合特性 遗传分析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4年第6期22-29,共8页刘忠祥 周文期 李永生 王晓娟 杨彦忠 连晓荣 何海军 周玉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473,31960406,32160490);甘肃省重大专项(21ZD11NA005,21ZD10NF00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5RA11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专项(2022GAAS04)。
矮秆资源是农作物矮化育种的物质基础,发掘矮秆基因资源对培育矮秆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明确^(252)CF裂变快中子辐射诱变玉米自交系KWS49筛选得到的矮秆突变体20F421的遗传特性和矮化机理,以20F421为材料分别与玉米自交系PH6WC、B73...
关键词:玉米 矮杆 突变体 表型鉴定 遗传分析 
1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被引量:2
《分子植物育种》2024年第5期1521-1531,共11页连晓荣 周文期 杨彦忠 王晓娟 刘忠祥 寇思荣 何海军 周玉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490,31860382);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20-RC-14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2020GAAS06)共同资助。
为了科学合理利用优异种质资源、指导玉米育种工作,本研究以16个新选育自交系为被测系、5个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通过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并对新选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 配合力 遗传参数 优势分析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被引量:2
《玉米科学》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连晓荣 王晓娟 周玉乾 何海军 杨彦忠 刘忠祥 李永生 杨晨曦 刘芥杉 周文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511,32160490);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特色粮油作物优异基因精准鉴定及新种质创制”(2021-DFZD-21-3);兰州大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lzujbky-2022-kb03);甘肃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SCS-2023-08);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专项(2022GAAS04)。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农业种质资源又被称为“种业芯片”。因此,引进、创制和丰富种质资源是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关键,通过人工诱变是种质资源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0.67 mg/L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花粉,构...
关键词:玉米 种质创新 品种改良 EMS花粉诱变 
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被引量:1
《作物学报》2024年第1期55-66,共12页杨晨曦 周文期 周香艳 刘忠祥 周玉乾 刘芥杉 杨彦忠 何海军 王晓娟 连晓荣 李永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490,31960443);甘肃省重大专项(21ZD11NA005,21ZD10NF00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专项(2022GAAS04);甘肃农业大学青年导师基金项目(GSAU-QDFC-2021-14);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特色粮油作物优异基因精准鉴定及新种质创制(2021-DFZD-21-3)资助。
株高属于玉米理想株型育种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但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更与玉米的倒伏性和生物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低剂量快中子(4.19 Gy)辐照诱变玉米自交系KWS39获得的矮秆低穗位突变体为研究对象,该突变体命名为plant height reducin...
关键词:玉米 株高 穗位高 BSA混池测序 基因定位 功能分析 
玉米ZmICE2基因调控气孔发育被引量:2
《植物学报》2023年第6期866-881,共16页周文期 周玉乾 李永生 何海军 杨彦忠 王晓娟 连晓荣 刘忠祥 胡筑兵 
河南大学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2021KF04);兰州大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lzujbky-2022-k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2160490,No.31860384);甘肃省重大专项计划(No.21ZD11NA005,No.21ZD10NF003)。
植物表皮在调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热量散失和水分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等双子叶植物中,气孔发育机理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报道了3个非常重要的b HLH正调控转录因子(SPCH、MUTE和FAMA),它们在气孔系...
关键词:玉米 气孔发育 气孔密度 表皮形态建成 CRISPR-Cas9基因编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