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飞

作品数:10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聚硅氧烷裂解SIC陶瓷陶瓷先驱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复合材料学报》《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合成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聚硅氧烷HPSO-VPSO体系的交联和裂解被引量:1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第3期315-319,共5页李树杰 张岚 陈孝飞 刘文慧 席文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2011)
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技术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鉴于采用以含氢聚硅氧烷(HPSO)和含乙烯基聚硅氧烷(VPSO)的混合物(用HPSO-VPSO表示)为主要成分的连接剂能够有效地连接SiC陶瓷,采用热重法(TG)、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红...
关键词:陶瓷先驱体 聚硅氧烷 交联 裂解 
热处理对C/C-SiC接头连接强度的影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第S2期51-55,共5页陈孝飞 李树杰 陈志军 周皓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4008)
C纤维增强C和SiC双基复合材料(C/C-SiC)的连接是其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硼改性酚醛树脂以及B4C和SiO2填料通过反应成形连接工艺连接C/C-SiC,研究热处理温度(300~1000℃)对连接件强度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
关键词:连接 C/C-SIC 热处理 高温连接剂 
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及裂解被引量:23
《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第5期89-95,共7页陈孝飞 李树杰 闫联生 远玉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2011)
采用DSC、Ozawa法、固态13C核磁共振(13C NMR)、红外光谱(IR)、裂解-气相色谱(Py-GC)和XRD研究了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固化机制和裂解行为。结果表明:硼改性酚醛树脂的近似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分别为350.0 K...
关键词:硼改性酚醛树脂 固化动力学 裂解 差示扫描量热法 固态13C核磁共振 
纳米Si粉对聚硅氧烷裂解及用其连接的SiC陶瓷接头强度的影响被引量:2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第2期180-186,共7页李树杰 吴莹莹 李姝芝 卢越焜 陈孝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4008)
无压烧结SiC(SSiC)陶瓷是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连接技术是扩大其应用范围的关键技术之一。将纳米Si粉添加到聚硅氧烷(SR355)中制成连接材料,通过反应成形连接工艺连接SSiC。结果表明,纳米Si粉的加入对SR355的交联固化以及裂解和结晶化过...
关键词:陶瓷连接 聚硅氧烷(SR355) 碳化硅陶瓷 纳米Si粉 
采用聚硅氧烷(HPSO-VPSO)和Al-Si粉连接无压烧结SiC陶瓷被引量:2
《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第1期88-93,共6页李树杰 陈孝飞 刘文慧 贺跃辉 范学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4008)
采用含氢聚硅氧烷(HPSO)和含乙烯基聚硅氧烷(VPSO)2种陶瓷先驱体作为连接剂的主要组分,以Al-Si粉为填料,通过反应成形连接工艺连接无压烧结碳化硅。采用热重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Al-Si粉对HPSO和VPSO的混合物(HPSO-VP...
关键词:陶瓷连接 陶瓷先驱体 聚硅氧烷 无压烧结SiC 
单分散微米级聚醋酸乙烯酯微球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6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第4期44-47,共4页王久芬 陈孝飞 张军科 
研究了醋酸乙烯酯在醇/水介质中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的分散聚合。考察了分散介质的醇水比、聚合温度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聚合体系的稳定性、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对聚合物粒子形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分散聚合 单分散 微米级 聚醋酸乙烯酯 微球 
自乳化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被引量:2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143-147,共5页王久芬 陈孝飞 陈小春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10110)
以聚乙二醇和过量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进行预聚反应,合成含异氰酸酯端基的预聚体,再以二羟甲基丙酸为亲水剂,进行扩链反应,制备了水性聚氨酯.研究了合成水性聚氨酯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对系统的总体-NCO/-OH比值作了研究比较.研究...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 合成 自乳化 阴离子型 
水相沉淀聚合法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醋酸乙烯被引量:1
《合成化学》2006年第5期516-519,共4页王久芬 陈孝飞 闫东宏 
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钾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醋酸乙烯(PVAc)。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与水用量比、转化率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其结构用IR表征,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
关键词: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水相沉淀聚合 聚醋酸乙烯 高相对分子质量 支化度 
乙烯基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4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5期362-365,共4页陈孝飞 王久芬 李小兰 
为提高苯丙复合乳液的耐水性和耐侯性,以苯乙烯、丙烯酸为核单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壳单体,采用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苯丙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单体配比、有机硅用量等因素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核壳乳液聚合 苯丙乳液 乳液性能 涂膜性能 
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被引量:7
《应用化工》2005年第7期412-414,418,共4页李小兰 王久芬 陈孝飞 
从引发剂、油水比和加料方式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PAM)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出最佳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连二亚硫酸钠,油水质量比为1.1:1,采用分两次滴加27%和35%的丙烯酰胺(AM)的溶液,合成PAM的相对分子质量...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引发体系 油水比 加料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