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武

作品数:55被引量:1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抱朴子外篇》《西京杂记》生平籍贯考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宗教学研究》《文史哲》《图书馆杂志》《书法赏评》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魏六朝北地傅氏籍贯考察——以《宋书·傅弘之传》的载述为中心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丁宏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前河陇文学文本辑校系年与研究”(23BZW047)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关于世族籍贯的认定,不能只是简单地考察地理沿革和家族迁徙等表层问题,而应综合考量家族认同、国家认同、历史认同等诸多层面的历史信息。北地傅氏虽然自汉末以来寄寓关中冯翊境内,此后又流寓江南,但其姓...
关键词:汉魏六朝 北地郡望 傅氏家族 籍贯归属 
汉末学术新变与梁鹄的碑刻遗珍
《图书与情报》2023年第4期137-144,F0002,F0003,共10页丁宏武 丁文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唐前河陇文学文本辑校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YJA751006)研究成果之一。
梁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甘肃籍书法家,其一生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前期入选鸿都门学,以擅长书法而显贵;中期追随刘表,避乱荆州;后期归附曹魏,勤书自效。鸿都门学的设立,标志着汉末学术由重经学向重文艺的转变,梁鹄因此迎来了施展书法才艺...
关键词:梁鹄 鸿都门学 孔羡碑 八分书 
大小戴《礼记》篇题及其文体学意义——以出土简帛为起点的考察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06-113,共8页陈丹奇 丁宏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54)。
大小戴《礼记》篇题的命名方式,大体有依据篇章主要内容、提炼篇章部分内容、摘取篇首若干文字、揭示篇章与其他典籍关系、袭用相关标题等。由出土简帛的早期形态能够发现,礼学文献在秦火前单篇别行时大多无篇题,仅有的个别篇题主要摘...
关键词:大小戴《礼记》篇题 命名方式 拟定缘由 文体学意义 
新出北周刘义夫妇墓碑墓志考释被引量:3
《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154-161,共8页丁宏武 刘伟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唐前河陇文学文本辑校整理与研究”(19YJA751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17ZDA254)。
甘肃省榆中县新近出土的北周刘义夫妇的墓碑和墓志,不仅记载了苑川刘氏的家族盛况,补充了正史记载的阙失,为深入了解北朝后期河陇豪族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史料和信息,而且再次印证了十六国西秦以来榆中县苑川河流域曾经的繁荣和辉煌。...
关键词:北周 刘义 碑志 榆中 苑川 
文学接受视域下的唐前河陇文学
《图书与情报》2021年第5期138-144,2,145,共9页丁宏武 张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7ZDA2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唐前河陇文学文本辑校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YJA751006)研究成果之一
从文学接受视角来考察,河陇文学发轫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发展,在东汉后期和五凉时期尤为繁荣,分别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经过历代文士的接受品评,李陵、隗嚣、秦嘉、徐淑、赵壹、张昶、傅玄、傅咸、张骏、胡义周、刘昞等人及其作...
关键词:唐前 河陇文学 文学接受 文学成就 
唐前河陇文学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品格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22-29,共8页丁宏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17ZDA2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唐前河陇文学文本辑校整理与研究”(19YJA751006)
受尚武之风、边塞环境和戎狄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河陇文学自先秦以来已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品格。具体而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尚武之风影响下河陇士人亦文亦武的"两栖"特色与河陇文学的质直共性;二是边塞苦寒环境影响下河陇...
关键词:河陇文学 《秦风》 地域特色 文化品格 
梁鹄考论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21年第4期174-175,共2页丁宏武 杨晓军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唐前河陇文学文本辑校整理与研究”(19YJA751006);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汉魏六朝河陇地域文学文本整理与研究”;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唐前河陇书法文献整理与研究》(2019B-046);西北师大青年教师项目“唐前河陇书家与书派研究”
由于文献不足,梁鹄的生卒年难以详考。稽诸史籍,梁鹄至迟当生于桓帝和平元年(一五〇),生于冲帝永嘉元年(一四五)以前的可能性更大;其卒年下限当在曹魏黄初(二二〇—二二六)前期。史籍所载梁鹄之字的三种说法,"孟黄"为音近致误,"孟星"为...
关键词:梁鹄 生卒年限 家世师承 历史影响 
北魏平定凉州后河陇士人的历史境遇及贡献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131-137,共7页丁宏武 蔡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唐前河陇文学文本辑校整理与研究”(19YJA751006);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研究项目“汉魏六朝河陇地域文学文本整理与研究”(2017年)。
公元439年,北魏平定凉州,大举徙民于平城及北边诸镇,一大批文化精英流离失所,死于非命,河陇地区自前凉以来文化繁荣的局面戛然而止,河陇文化的传承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尽管如此,以河西源贺、源怀,狄道李宝、李冲,狄道辛德源、辛彦之,武...
关键词:北魏 凉州 河陇士人 流离迁徙 历史贡献 
秦仲始大与河陇文学的滥觞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48-54,共7页丁宏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陇右著述目录提要与研究”(14AZD065)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情况推断,秦人的兴起以及周代礼乐文明在陇右的广泛传播,肇始于秦仲时代。从周宣王晋封秦仲为大夫到秦文公归葬西垂,早期秦人留守、经营陇右一百余年,极大地促进了陇右地域文化的发展,见于文字记载的早期河陇文...
关键词:秦仲 《秦风》 河陇文学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唐前河陇文学
《人民周刊》2019年第20期68-69,共2页丁宏武 
河陇地区虽然僻处西北边隅,自古华戎交会,堪称苦寒边塞,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不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河陇文化,而且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河陇文士。河陇文学发轫于先秦,在东汉后期和五凉时期曾经出现过短期的繁荣。受河陇边塞“风声气俗”...
关键词:河陇 东汉后期 人文荟萃 唐前 边塞 地域文化视野 劲健 任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