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虹

作品数:36被引量:11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语文教学英语教程道教语文阅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美育学刊》《教学与管理(理论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推进基础教育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教育科学论坛》2024年第34期1-1,共1页余虹 
美育以情感陶养为核心,对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推动学生认知的发展,获得健康完美的人格。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
关键词:学校美育 基础教育 高质量教育 德育 认知的发展 智育 正确价值观 辅助作用 
语文课程“审美创造”素养的内涵探析
《语文建设》2024年第20期19-24,共6页余虹 米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指向生命关怀与文化认同的语文美育研究”(项目编号:22YJA880080)阶段性成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语文课程审美对象、审美路径、审美目标三个方面阐述了核心素养之“审美创造”的内涵。以语言文字及作品的形式美为审美对象,以审美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审美活动为路径,以丰富审美经验、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程 核心素养 审美创造 内涵 
生命世界的辩证法——基于行动元理论解读《老人与海》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董赟 余虹 
从行动元理论解读《老人与海》,发现这篇小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的作品主题,蕴藏着对生命存在的三个维度思考,即个人总是置身于竞生、依生、共生的生命世界中。老渔夫和鱼之间是主体与客体的竞生关系,陆地与老渔夫之...
关键词:行动元 生命世界 辩证法 《老人与海》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项目化设计——以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被引量:6
《教育科学论坛》2023年第31期5-10,共6页余虹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指向生命关怀与文化认同的语文美育研究”(22YJA880080)。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以项目为载体”,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仍然以文选组建单元。引进项目学习,重构教材内容,是把文选单元转化为项目学习单元的有效路径。以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为例,从项目...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任务群 项目学习 项目化设计 
探寻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卓越语文教师
《四川教育》2023年第33期4-5,共2页余虹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四川师...
关键词:四川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改革 卓越教师 语文教师 骨干教师 专业化水平 师范生 创新能力 
正—反—合:语文教学中的辩证思维训练被引量:6
《语文建设》2023年第8期4-8,共5页余虹 邹玲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一种宏观看待世界的方法论,也是一种微观思考问题的方式,具有整体性与辩证性的特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更关注从“材料到观点”的逻辑思维发展,对辩证...
关键词:语文教学 辩证思维 正—反—合 
文学的美育价值与美育方法被引量:5
《美育学刊》2021年第4期8-14,共7页余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语言为符号形式的文学具有审美、人文、智慧三方面的美育价值。为实现文学美育的价值,根据文学自身的特点,文学美育可以从文学语言、文学形象与文学结构形式三方面展开。
关键词:文学 美育价值 美育方法 
《变形记》解读:荒诞·异化·象征被引量:4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10期45-48,共4页余虹 
现实主义解读的思维惯式使不少教师面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时一筹莫展。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重新把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纳入教材,如何解读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以卡夫卡《变形记》为例,从现代主义文学的共性特征:荒诞、异化与象征三个方面入手进...
关键词:荒诞 异化 象征 卡夫卡 《变形记》 
悲智双运:中国佛教人生审美修养论的特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70-79,共10页余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佛教与道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11BZX080)。
中国佛教的宗教修为过程也是一种人生的体验与自我超越过程,从人生美学看,也是一种人生的审美化过程。戒、定、慧构成了中国佛教宗教修养论的全部内容,也构成了其人生审美修养论的全部内容:戒,以止恶扬善为宗旨,以慈悲为最高原则,体现...
关键词:悲智双运 中国佛教 人生审美修养论 戒定慧  
华藏世界:佛家审美境界之一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85-90,共6页余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佛教与道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11BZX080)
华藏境界是华严宗所追求的宗教境界,也是中国佛家有代表性的审美人生境界之一。从佛教视角论,华藏世界之美:一美在华藏世界庄严绚丽之相;二美在华藏世界所蕴含的圆融无碍的深邃之理。华藏世界是相与理的统一,是理相融通互摄的结果。从...
关键词:华严宗 华藏世界 佛教 审美境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