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庆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启蒙抒情传统历史主义意图有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探索与争鸣》《美术大观》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趣味兴衰的历史原由——赫尔德论欧洲艺术史被引量:1
《美术大观》2022年第8期120-126,共7页冯庆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审美启蒙论研究”(21CZW009)的阶段性成果。
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的《不同民族曾经繁荣的趣味最终衰败的原由》一文曾获柏林科学院嘉奖,在其中可以看到西方启蒙时期艺术史写作意识的萌芽。通过结合赫尔德“另一种历史哲学”的理论构想,结合他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前人启蒙...
关键词:赫尔德 艺术史 趣味 历史哲学 历史主义 
义气论——春秋叙事、威仪美学与江湖治理被引量:6
《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5期128-136,共9页冯庆 
"义"是人类社会是否良好运行的根本伦理范畴,"气"是中国文明最根源的质性、身体性与可视性范畴。在当代中国,被称作"江湖"的底层游民政治空间秩序已经作为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一旦有了回归文明传统根系中找寻政治资源、梳理思想脉络的意...
关键词:义气 叙事 美学 威仪 江湖 治理 
“劳工神圣”的思想温床——以蔡元培的社会关怀和教育理念为核心被引量:7
《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2期126-132,共7页冯庆 
在"劳动"依然构成社会问题的今天,"劳工神圣"的经典口号时常得到引用,但其确切的背景与内涵仍未得到详尽的梳理。蔡元培在1918年发表"劳工神圣"演说时,主要的问题意识是通过贯彻西方的启蒙教育理念改造中国劳动者素养,使之脱离"游民政...
关键词:劳工神圣 蔡元培 游民政治 启蒙“五育” 
卢梭与现代抒情的政治伦理机制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6年第11期32-40,共9页冯庆 
"抒情传统论"是近年来理论界热议的话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内在机制和理论源头维度的研究。"抒情传统论"将抒情主体与现代的内在化主体性紧密关联起来。许多理论家认为这一内在化主体性的起源是哲人卢梭。卢梭本人的"沉思"生活方式,据说构...
关键词:抒情传统 现代文论 伦理机制 政治哲学 卢梭 抒情主体 社会理论 社会契约论 
建构论及其不满?——“科学大战”的哲学起源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5期164-170,70,共8页冯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前沿文论研究"[项目编号:12901-412121-14050]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西方人文学界倾向于将科学"真理"理解为人为建构的"意见"。通过对"索卡尔事件"中后现代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展开"科学大战"的原因的揭示,可以发现这种反科学主义的真实针对目标——以笛卡尔哲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方法。正是由于接受了...
关键词:建构论 科学大战 启蒙哲学 语言转向 批判理论 
永恒复返的浪漫——纪念M.H.艾布拉姆斯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2期128-131,共4页冯庆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今年逝世的M.H.艾布拉姆斯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界屈指可数的泰斗级人物,其理论概括的"四要素"作为一个亚里士多德式的学术大前提,一直被中国学者未经深刻反思地挪用为一切文学现象的基本框架。一旦揭示了艾布拉姆斯的基本学术训练背景...
关键词:M.H.艾布拉姆斯 《镜与灯》 浪漫主义 历史主义 传统 
理论的节制:重审德里达与塞尔之争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5期154-160,197,共8页冯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11BZW002)的阶段性成果
德里达与塞尔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有名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德里达以其伦理—政治观念先行的作风"解构"了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而塞尔则指责德里达故弄玄虚,缺少基本的英美语言哲学常识。这场论争体现了解构主义的伦理政治意图,...
关键词:言语行为 塞尔 德里达 解构 语言哲学 
“有情”的启蒙——“抒情传统”论的意图被引量:9
《文艺研究》2014年第8期41-50,共10页冯庆 
在王德威的叙事中,有好几代学者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理论建设作出过贡献。在他看来,重提这种"抒情传统"论的"传统",有助于我们中国文学研究者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论"。若对陈世骧、高友工等学者的论说加以仔细辨析,就会发现其背后有着...
关键词:抒情传统 王德威 陈世骧 高友工 启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