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会侠

作品数:30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李佩甫《羊的门》长篇小说文学底层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文坛》《平顶山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诗自渡——论何向阳诗集《锦瑟》《刹那》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23年第2期156-162,共7页孔会侠 
近些年来,写诗让以文学批评出道、成名并作为职业的何向阳,越来越倾心、依赖,她兴致盎然,灵感频至,保持着“持续地、高密度地”创作状态。究其原因,我想:一是因为诗歌是灵魂的道场,能让诗人直接迅速地得到遣怀、抒发、凝神和振拔,是何...
关键词:创作状态 《锦瑟》 文学批评 人到中年 兴致盎然 生命诗性 迎难而上 
“镜中水未逝”——何向阳诗文阅读印象
《小说评论》2021年第4期57-62,共6页孔会侠 
《镜中水未逝》是何向阳2004年9月出版的一本书,扉页上的题词是——"给时光"。这本书,可能没有她之前的散文集《思远道》、《自巴颜喀拉》和同年出版的评论集《夏娃备案》更有影响,是本跨文体、带有精神自传性质的长篇散文,其中穿插着...
关键词:跨文体 评论集 精神自传 长篇散文 何向阳 
与一颗简白、慈柔之心的对话——周大新访谈被引量:3
《小说评论》2017年第2期93-96,共4页孔会侠 
一、从南阳盆地出发孔:周老师,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记得之前你说过这样的话:“故乡是作家生命和灵魂的根。她,永远是我创作的乐土,
关键词:周大新 对话 南阳盆地 故乡 
平原上盛开的女人花——论周瑄璞的长篇小说《多湾》被引量:1
《新文学评论》2017年第1期15-17,共3页孔会侠 
一作家的一生中,会有个别作品像是他们的'命里琴弦',必须拨响,哪怕千回百转、柳暗花明、指尖流血或生茧。在这个过程中,因着内心强大的自我驱动,作家会克服种种、不管不计地执意完成;而在这个过程后,作品与作家之间就是那种相互完成与...
关键词:多湾 命运 生茧 作家 作品 
情感是写作的灵魂——对话李佩甫被引量:3
《江南》2016年第5期78-88,共11页孔会侠 
李佩甫,河南许昌人,1953年10月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曾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李氏家族》《金屋》《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等,中篇小说《红蚂蚱绿蚂蚱》《黑蜻蜓》《无边无际的早...
关键词:李佩甫 对话 灵魂 写作 情感 《城的灯》 《羊的门》 五个一工程 
李佩甫小说论
《小说评论》2016年第5期100-107,共8页孔会侠 
李佩甫是以"小说"来表达他的"大说"的。这句话蹦出来的时候,我没有做褒语的倾向,也没有下贬语的意思,只是想尽可能地为他的小说创作找一句概括。他得于此,作品厚重而指向大时代的社会批判与反思;但他也损于此,这定向文学追求的固执...
关键词:李佩甫 小说论 命册 文学追求 社会批判 《平凡的世界》 文学世界 童年经历 莫言 生命形态 
李佩甫的姥姥家
《大观(东京文学)》2015年第4期106-109,共4页孔会侠 
在一个作家的人生中,童年这个段落是至关重要的,在童年开启的生活,是他所有作品可以追根溯源的基点。而佩甫的童年,所幸,有一段在姥姥家的生活。佩甫接受过许多次采访,也写过许多篇关于文学经验的总结,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重复:...
关键词:李佩甫 童年经验 文学经验 作家 生活 强调 
“三十二年后”的“外子”叙述——论李佩甫的叙述视角和结构被引量: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86-89,共4页孔会侠 
李佩甫的写作,从《红蚂蚱绿蚂蚱》之后就确定了写作领域、叙述视角和结构方式,这是一个作家在返身寻找自我后的逐渐成熟。李佩甫在之后的中长篇小说中,时常体现出他作为乡村"外子"的叙述视角,而这个视角成全了他的写作成就,但并非"亲子...
关键词:李佩甫 “外子”叙述 时空结构 思维方式 
不搭界的“瓜葛”及其后——评邵丽中篇小说《刘万福案件》被引量: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40-42,共3页孔会侠 
邵丽的小说体现的是传统现实主义的风格。在《刘万福案件》中,她让女作家的生活和刘万福、基层官员的生活相互瓜葛在一起,一方面想展示生活外在形态的宽度,另一方面想挖掘其内在制因的深度。这是河南作家社会现实关怀和文化语境思考的体...
关键词:《刘万福案件》 现实主义 瓜葛 文化语境 
论三位老人形象的现实寓意——从呼天成、夏天义、孟八爷的形象谈起
《小说评论》2014年第3期182-187,共6页孔会侠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李佩甫论>(2013CWX13)的阶段性成果
近段时间,阅读与农村现代化进程相伴相映的三部长篇小说——《羊的门》、《秦腔》、《猎原》,我发现一个有趣的关联:三部小说从中原河南写到厚土陕西,再写到边远甘肃,尽管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乡风不同,但都以实景实感深度切入乡...
关键词:老人形象 现代化进程 寓意 夏天 乡村文化 长篇小说 《羊的门》 《秦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