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劲钧

作品数:56被引量:1379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净初级生产力气候气候变化青藏高原植被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气候与环境研究》《大气科学》《第四纪研究》《自然科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碳中和背景下大气科学碳氮循环研究前沿问题与建议被引量:3
《第四纪研究》2023年第2期594-603,共10页彭静 丹利 周天军 季劲钧 冯锦明 黄玫 杨富强 徐忠峰 郑辉 应恺然 李嘉伟 钱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41017、41975112、42175142和42175013)资助。
碳循环不断受到气候变化、大气CO_(2)浓度、人类活动和氮循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然而,未来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目标的排放情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实现双碳目标的碳减排和碳增汇相关政策的...
关键词:碳循环 氮循环 碳汇潜力 气候变化 大气CO_(2) 碳达峰 碳中和 
中国季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东亚夏季风的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4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5年第5期544-554,共11页李悦悦 黄玫 季劲钧 巩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1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9
东亚夏季风可显著影响中国季风区气候变化,但是季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夏季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尚不明确。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中国季风区植被NPP,分析了其与夏季风指数的相关关系,探讨了其对夏季风变化的...
关键词: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中国 东亚夏季风 植被 
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进展——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8
《气象学报》2014年第1期12-29,共18页吴统文 宋连春 李伟平 王在志 张华 辛晓歌 张艳武 张莉 李江龙 吴方华 刘一鸣 张芳 史学丽 储敏 张洁 房永杰 汪方 路屹雄 刘向文 魏敏 刘茜霞 周文艳 董敏 赵其庚 季劲钧 Laurent Li 周明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1902);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6048)
较全面地介绍了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发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全球近280 km较低分辨率的全球海-陆-气-冰-生物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和110 km中等大气分辨率的BCC_CSM1.1(...
关键词: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 大气环流模式 陆面过程模式 海洋环流模式 
东亚季风区夏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东亚夏季风的响应被引量:3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3年第3期329-341,共13页姜超 徐永福 季劲钧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AA012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1802
东亚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时空变率表现出明显的对季风气候的响应特征。使用EOF(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分析了AVIM2动态植被陆面模式离线模拟试验模拟的1953~2004年东亚季风区夏季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EOF 
ENSO年代际变化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被引量:5
《地学前缘》2011年第6期107-116,共10页姜超 徐永福 季劲钧 李阳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951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106)
使用动态植被陆面模式AVIM2,以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气象资料作为大气强迫场,模拟了1953—2004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得到,...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AVIM2 净初级生产力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陆地碳通量 
中国区域植被叶面积指数时空分布——机理模型模拟与遥感反演比较被引量:47
《生态学报》2010年第11期3057-3064,共8页黄玫 季劲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9038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C03A11-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21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三期领域前沿资助项目(066U0607SZ)
叶面积指数是表征植被冠层特征的重要参数,同时也是决定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它对全球变化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范围的叶面积指数只能通过遥感反演和机理模型模拟获得,而通过这两种方法获取的叶面积指...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AVIM2 遥感反演 样带 中国区域 
全球植被分布对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7
《大气科学》2010年第1期1-11,共11页曾红玲 季劲钧 吴国雄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607;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5034;40821092;40730106
利用一个新的陆气双向耦合模式R42_AVIM,通过有无植被覆盖的对比试验分析,探讨了全球植被分布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的潜在影响。得出:陆面植被覆盖使得地表特征参数发生行星尺度的明显改变,在叶面积指数大的热带和中高纬度森林带尤其显...
关键词:陆气双向耦合模式R42_AVIM 植被分布 气候 大气环流 
简论人类圈(Anthroposphere)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被引量:12
《大气科学》2009年第3期409-415,共7页叶笃正 季劲钧 严中伟 王叶 延晓冬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050X;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QX)2007-6-1
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影响地球环境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近年提出的人类世(anthropocene)概念就是为表征地球系统演变进入了这一特殊的新纪元。然而,人类活动并非单向地影响自然,它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环境变化也影响着人类行为,迫使人...
关键词:人类圈 地球系统 各圈层相互作用 社会计算 
20世纪60年代中期亚非夏季风减弱的全球气候背景异常分析被引量:5
《大气科学》2009年第2期313-324,共12页宋燕 季劲钧 孙丹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06年度开放课题LCS-2006-01;2007年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成都高原气象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LPM2005003
利用美国NASA格点月降水总量资料、美国CO2信息分析中心地表面温度异常月平均网格点资料、美国NCEP/NCAR再分析全球网格点资料和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台站地温观测资料分析了1960年代中期亚非夏季风环流圈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减弱及其...
关键词:亚非夏季风 季风环流圈 气候场异常 海陆热力对比 东风急流 
青藏高原1981-200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6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年第5期608-616,共9页黄玫 季劲钧 彭莉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4220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1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三期领域前沿项目066U0607SZ
基于分辨率为0.1^o×0.1^o的植被、土壤和气象数据,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1981-200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近20年自然植被(森林、草地和灌木)受气温和降...
关键词:青藏高原 AVIM2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