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宜海

作品数:14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地震空区接收函数震源机制汶川地震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中东部地震台阵波场的三分量波形梯度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第9期3352-3367,共16页周鲁 梁春涛 杨宜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058;41674059;41340009)联合资助
波形梯度法是一种全新的台阵数据处理技术,该方法利用子台阵中的波形差异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地震波传播参数.本文首次将其应用于美国中东部地震台阵面波的三分量研究当中.首先通过垂向分量的面波进行波形梯度分析,得到垂直分量面波的相...
关键词:三分量波形梯度法 相速度 传播方向 几何扩散 辐射花样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表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被引量:4
《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第7期2744-2755,共12页颜照坤 王绪本 李勇 罗威 杨宜海 王兴建 邵崇建 闫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116;41674078;40839909;41372114;41340005);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研究课题(PLC201604)联合资助
发生在地球浅层的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了龙门山及前陆地区的地表同震垂向位移.根据冲断带-前陆盆地弹性挠曲模型理论,在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对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泊松比、电性结构)的分析,发现龙门山前陆盆地现今岩石圈有...
关键词:弹性挠盐模型 龙门山前陆盆地 汶川地震同震垂向位移 有效弹性厚度 深部动力学过程 
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流及动力过程被引量:39
《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第6期2038-2057,共20页朱介寿 王绪本 杨宜海 范军 程先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39909;40674040;41074062);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220263)资助
黏滞性地壳流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作用及动力机制,是大陆新生代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青藏高原中下地壳存在部分熔融或含水物质的黏滞性流体,已为一系列地球物理及岩石学研究所证实.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的动力作用,本文用密集...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 地壳速度结构和泊松比 中地壳黏滞性地壳流 地壳异常隆升及增厚 地震活动性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未破裂段的地壳结构被引量:13
《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第6期2130-2146,共17页何富君 梁春涛 杨宜海 房立华 苏金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40009;41674059;U1262206);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基金;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盆地及周边地震活动性研究创新团队联合资助
芦山与汶川地震之间存在约40 km的地震空区.震源区和地震空区的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对深入了解中强地震的深部孕育环境及地震空区的地震活动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利用本小组布设的15个临时观测地震台以及21个芦山科考台站和21个四川省地...
关键词: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地震空区 速度结构 接收函数 
芦山城区地震动放大特性:4.20芦山M_S 7.0级大地震余震观测分析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第3期1071-1079,共9页余嘉顺 韩超 王绪本 原健龙 付小波 蓝星 梁群 周武 杨宜海 谭皓原 柳存喜 李梓汐 
四川省"百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41012);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2013SZ0173)联合资助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M_S 7.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们应急进入震区考察,在城区范围内开展表层地震放大响应特性观测.通过在芦山城区范围内布置9个移动地震台站进行余震监测,记录到282个余震事件的三分量地震动数据,并选出8个记...
关键词:芦山地震 芦山城区 余震监测 地震动 放大效应 
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被引量: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6期746-752,共7页范军 朱介寿 江晓涛 吴朋 杨宜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99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4062)
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的研究是认识该区域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形变及高原内部物质向东运移的重要手段。通过搜集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站和野外临时地震台站记录的观测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成像方法对青藏高...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 接收函数 共转换点偏移叠加 岩石圈 软流圈 
用接收函数建立区域模型的震源机制反演及其在芦山地震序列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0
《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第10期3583-3600,共18页杨宜海 梁春涛 苏金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40009;41374058;U1262206);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基金;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盆地及周边地震活动性研究创新团队联合资助
本文提出并试验了一种基于接收函数建立区域模型进行震源机制反演的方法.选取四川地震台网记录的M≥3且信噪比高的近震波形资料,反演得到了芦山地震序列中74个地震的震源机制.通过对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芦山地震的发震...
关键词:芦山地震 震源机制 接收函数 震源深度 全波形反演 发震构造 
汶川地震研究信息化平台建设探讨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5年第2期74-85,共12页蒋科植 梁春涛 杨宜海 余洋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40009)
作为开展地震科学e-Science的应用实践,我们建设的"汶川地震研究"网站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信息化平台,帮助科研人员及时地搜集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资源,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本平台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发表的和汶川地震相关的约75...
关键词:科学研究信息化 地震科学 科研信息平台 汶川地震 文献检索 
四川及邻区地壳流与动力特征研究被引量:1
《中国地震》2014年第4期475-489,共15页范军 朱介寿 江晓涛 吴朋 杨宜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99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4062)资助
利用四川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站和布设于该地区的流动地震台站的宽频带地震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反演等方法,对四川及邻区地壳流动与动力作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地壳及上地幔速度显著高于青藏高原东缘。盆地中地壳vS值达3.6-3....
关键词:四川及邻区 接收函数 地壳流 动力特征 
波形空间梯度法在深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国际地震动态》2013年第11期34-35,共2页梁春涛 杨宜海 余洋洋 
近几年,不同尺度(全球性,区域性和局部性)的高密度地震台网迅速增加。比较典型的例子包括美国的USArray计划。约400台宽频带地震仪形成一个流动扫描仪从美国西部移动到东部。与此相应,中国也正在实施“中国地震探测台阵”计划。该...
关键词:波形梯度 台阵 相速度 几何扩散 辐射模式 各向异性 衰减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