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婷

作品数:15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肠内营养机械通气预后达标率肠内营养治疗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温州医科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浙江创伤外科》《现代实用医学》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肠内营养患者持续喂养和间歇喂养的对比研究
《现代实用医学》2025年第3期282-284,共3页黄亚波 姜芳荣 吕文茜 童林超 赵燕波 沈婷 
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2021Y67)。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危重症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为患者提供营养底物,还能维持肠道完整性、调节应激和全身免疫反应、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及改善预后[1-5]。对于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临床通常采用管饲喂养,喂养方式...
关键词: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持续喂养 间歇喂养 
重症超声联合Pcv-aCO_(2)检查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分析
《现代实用医学》2025年第3期285-288,共4页姜芳荣 沈婷 吴立峰 
余姚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05-026)。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由感染引发的免疫失调所致的危及生命的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1],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全球范围内,脓毒性休克的致死率可达到30%~60%[2]。液体复苏的有效性是治疗脓毒症的关键。经典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重症超声 液体复苏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快速诊断下肢创伤弧菌感染2例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4年第11期937-939,共3页姜芳荣 沈婷 
创伤弧菌是一种海生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常生长于温暖的海水中,具有嗜盐、嗜温特点,主要分布于河口、湖泊和海洋中[1]。在室温状态下,海产品中携带的创伤弧菌可以大量繁殖,若处置不当可能致病[2],主要感染途径是通过生食被创伤弧菌污染...
关键词:创伤弧菌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感染 
以横纹肌溶解表现毒蕈中毒继发脏器功能衰竭2例治疗体会
《中国乡村医药》2024年第14期44-45,共2页姜芳荣 沈婷 周瑜枫 邱伟峰 赵志超 华娇 
毒蕈又称毒蘑菇,常因居民缺乏认识误食后发生急性中毒,有地域性、季节性及群体聚集性等发病特点。我国毒蕈种类多且复杂,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多样,首发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居多。根据摄入毒蕈种类、量的不同,可出现不...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 脏器功能衰竭 毒蕈中毒 治疗体会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现代实用医学》2022年第10期1351-1353,共3页黄亚波 姜芳荣 吕文茜 吴立峰 沈婷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的危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干预,对照组予传统盲插法留置鼻肠管干预;比较...
关键词:危重症 超声引导 胃窦渐进式注水法 鼻肠管 营养支持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规范化肠内营养流程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年第6期606-608,共3页沈婷 吕文茜 黄亚波 许琼丹 华姣 沈烨 吴立峰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机械通气(MV)患者采取规范化肠内营养(EN)流程的实施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sTBI行MV患者88例,以2017年1月1日实施规范化EN治疗流程为分界...
关键词: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规范化肠内营养治疗 营养达标率 预后 
下腔静脉膨胀指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达标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浙江创伤外科》2017年第2期237-238,共2页沈婷 柳芳莉 吕建森 赵敏娜 吴立峰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测量计算下腔静脉膨胀指数(d IVC),评估其与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达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感染性休克患者31例,分为常规组和下腔静脉组(IVC组)。常规组监测CVP、MAP、SCVO2、动脉血乳酸、每小时尿量,IV...
关键词:下腔静脉膨胀指数 感染性休克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预后 
深静脉血栓集束化预防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现代实用医学》2016年第12期1579-1580,共2页吕建森 沈婷 吴立峰 
目的研究深静脉血栓集束化预防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9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n=79)与对照组(n=80)。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研究组采用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关键词:颅脑损伤 重型 深静脉血栓集束化 重症监护病房 
静脉灌注法降温与降温毯体表降温对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效果比较
《浙江创伤外科》2015年第5期847-848,856,共3页吕建森 沈婷 吴立峰 
目的比较采用静脉灌注法血管内降温与降温毯体表降温达到亚低温治疗对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凝血功能、内环境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3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重型DAI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内降温组和降温毯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达...
关键词:亚低温 弥漫性轴索损伤 
劳力性热射病合并MODS的集束化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年第4期423-426,共4页沈婷 吴立峰 吕建森 
热射病(heatstroke,HS)为致命性中暑,主要临床表现为高体核温度(40℃~47℃)、皮肤干热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重症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1]。美国每年死于Hs的至少240人...
关键词:热射病 集束化治疗 预后分析 MOD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劳力性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病情严重程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