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华

作品数:12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白城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人精神思维语言从众心理从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写作》《白城师范学院学报》《长城》《作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北流人诗词思想内容探析
《作家》2010年第2期32-33,共2页潘建华 
流人的诗歌创作是中国封建时代一批遭贬谪而中断了仕途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心灵世界的剖白与写照,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出一批具有特殊经历的中国封建文人复杂多样、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对流人诗词的创作背景,历史成...
关键词:东北流人 诗词 内容综述 
人不狷狂枉少年——透视潘军小说《独白与手势·白》的文人精神
《飞天》2009年第18期17-18,共2页潘建华 
"狷狂"一词,在现代的口语很少使用,但在古代,它却是和文人们的思想生活紧密相关的。《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白居易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以说是对狂狷行为的形象描述。
关键词:文人精神 精神贵族 
“超词思维”向语言的转化
《长城》2009年第12期199-200,共2页潘建华 
一、"超词思维"的存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总和。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特征、规律、联系、区别的认识过程,是人类大脑特有的一种机能。
关键词:内部语言 心理经验 语符化 书面语言 言语活动 
文学与人性
《飞天》2009年第16期73-74,共2页潘建华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类执著的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
关键词: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 自然人 
评《三国演义》代表人物的用人艺术
《作家》2009年第2期131-132,共2页潘建华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出色的章回历史演义小说,人们在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质、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从中汲取了社会学、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力求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推断历史上人物的真实活动面目,研究...
关键词:用人艺术 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 评论 
描述误差成因和意义理论分析
《作家》2008年第14期145-146,共2页潘建华 
描述作为最重要的文学表现手段,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质量。由于操作者主客观原因,使得描述的终点性结果与描述对象间产生了"似与不似"的误差,探究描述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意义对文学创作及欣赏有积极的意义。文学的意义与...
关键词:描述 误差 分析 
创业陈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消费导刊》2008年第21期172-172,共1页潘建华 
创业计划大赛是近几年来风靡全球高等院校的重要赛事,其现场部分以创业方案陈述为主,对陈述者的知识总量和思维的宽度、速度、深度、精度,语言的组织能力、逻辑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化繁为简的能力、应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创业 陈述 要求 
苦难中的高贵——透视余秋雨散文《流放者的土地》的文人精神
《才智》2008年第23期189-189,共1页潘建华 
法国史学家丹纳(Taine,H)谈到一个地区人的精神和舆论特征时,将种族(追溯历史)、时代(具体环境)和制度(包括风俗)视为考察的三个主要因素。东北这块"原始文化积淀贫微","最近的几百年,清王朝为‘龙兴之地’的尊贵而实行封禁"的土地,和"...
关键词:秋雨散文 东北人 丹纳 余秋雨 龙兴之地 吟诗作赋 尚阳堡 敝裘 宁古塔 方孝标 
论郁达夫小说中人的解放主题
《作家》2008年第8期44-45,共2页潘建华 
本论文从郁达夫小说中折射出的性的苦闷与生的贫困来揭示人的解放主题,试图从文学的发生,以及五四时期独特的时代背景出发,来解读这种作品的时代性价值,从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嬗变的角度,来论析这种人的解放的内涵。
关键词:现代性 人的解放 精神苦闷 
抄袭的危害与防治
《才智》2008年第22期180-181,共2页潘建华 
写作活动中的抄袭现象愈演愈烈,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作者文德水平的问题,也有社会监督不到位以及网络提供的便捷。抄袭严重地威胁原创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毒化了社会风气,到了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和治理的时候了。
关键词:写作 抄袭 防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