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喜梅

作品数:9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省博物馆更多>>
发文主题:纺织品文物唐代纺织品博物馆馆藏入藏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丝绸》《档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甘肃省博物馆藏“南北朝锦靿绣靴”的保护修复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6期119-127,共9页赵喜梅 
南北朝锦靿绣靴为甘肃省博物馆珍贵藏品,文物整体形制基本完整,但局部污染、残缺、糟朽病害较严重,并且呈继续劣化状态,因此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对此套纺织品文物实施了抢救性保护修复。锦靿绣靴为立体类纺织品文物,其保护修复与平面类纺...
关键词:锦靿绣靴 病害 检测分析 纹样 保护修复 
黄金分割在唐代附腰襕半臂的应用及意义——以发掘及收藏唐代半臂为例
《丝绸之路》2024年第4期133-140,共8页赵喜梅 杨富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多元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VRC025)。
唐代附腰襕半臂源自少数民族,由于图像及实物资料较少,相关研究比较薄弱,尤其是其服饰结构比例方面的研究更显不足。借由历史记载与半臂实物资料分析唐代附腰襕半臂非常接近或者完全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可见其结构比例非随意裁剪而成,应...
关键词:半臂 腰襕 黄金分割 唐代丝织品 
浅谈唐代联珠团窠猪头纹锦缘马面饰的保护修复被引量:3
《丝绸之路》2021年第3期157-160,共4页赵喜梅 
唐代联珠团窠猪头纹锦缘马面饰是较少出现的一件马饰品,该马面饰锦缘纹样为唐代盛行的联珠团窠猪面纹,且形制非常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但由于保存过程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马面饰残损严重。本文介绍了马面饰的形...
关键词:马面饰 博物馆馆藏 针线加固 保护修复 
现代织物染色技术在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丝绸》2020年第12期49-54,共6页王菊 赵喜梅 李林杉 
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项目(GWJ201824)。
现代染色技术对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至关重要,但现阶段国内文保行业尚缺乏针对该方法的系统理论指导和专业技术培训,操作步骤不够规范,尤其对色度控制等技术缺乏科学的认识。文章分别对背衬织物在染色过程中的选材、染色前处理、色度把...
关键词:纺织品文物 背衬织物 染色技术 文物保护 糟朽 
脆弱纺织品文物加固技术应用研究——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为例被引量:4
《丝绸之路》2019年第2期114-117,共4页赵喜梅 
脆弱纺织品加固和保护修复的研究一直是纺织品文物保护工作者多年来研究和不断探索的问题,长期以来,纺织品文物保护工作者从不同途径去思量如何对脆弱纺织品文物进行加固,形成了物理加固、化学加固和微生物加固等多种思路。本文以甘肃...
关键词:脆弱纺织品 针线修复法 绉丝纱包覆 丝蛋白加固 
甘肃省博物馆新入藏的八件中古织绣品及其所反映的东西方文化因素被引量:1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86-92,共7页赵喜梅 杨富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民族史研究"(14JJD770006)
甘肃省博物馆近期新入藏8件纺织品和刺绣,保存完好,图案精美。其中,有的纺织品中有汉字铭文,反映了汉晋时期上层贵族追求享受和儒家"孝道"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有的以丝线绣联珠动物纹,体现出波斯萨珊王朝艺术的影响;有的为团窠褐地花卉纹...
关键词:纺织品 刺绣 中原文化 波斯文化 吐蕃文化 中西方文化交流 
甘肃省博物馆新入藏的唐代纺织品概述被引量:4
《档案》2018年第9期45-50,共6页赵喜梅 
甘肃省博物馆近年在社会上征集了一批纺织品文物,其中较多的是唐代纺织品,这批唐代纺织品大多为织锦,另有绫、绮及部分刺绣品。形制主要有半壁、囊袋、锦袜、马饰及较多服饰的残片(残片多为服饰的襟片及袍服的下摆)。纹饰有各式团窠,如...
关键词:甘肃省博物馆 唐代纺织品 种类 形制 纹饰 
浅谈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的保护修复
《丝绸之路》2017年第10期73-74,共2页赵喜梅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其精美的纺织图案和精湛的织造技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南于在保存过程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腐蚀影响和作用,造成织物破损、缺失及污染,通过运用传统修复材料与方法,对其进行保护修复,修复...
关键词:甘肃省博物馆 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 文物修复 
夏鼐对甘肃考古事业的重大贡献
《丝绸之路》2003年第S1期65-66,共2页赵喜梅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较早地开始了考古工作,主编了《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和《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主持和领导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的编纂工作,还写有许多对后来者有参考价值的论文。夏鼐对甘肃乃至全国的考古事业...
关键词:夏鼐 考古工作 甘肃 贡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