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川

作品数:15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苗种培育养殖技术胭脂鱼达氏鲟孵化率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水产养殖》《中国水产》《科学养鱼》《淡水渔业》更多>>
所获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四川省财政育种工程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斑原鮡卵黄囊期仔鱼生长与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
《西南农业学报》2020年第8期1871-1876,共6页陈彦伶 邓晓川 李华 杜军 杨焕超 
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资金项目青年基金(2016QNJJ-013);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3012)。
【目的】研究黑斑原鮡早期发育,丰富其早期生物学内容。【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早期发育阶段(0~35 d)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对卵黄囊期仔鱼的全长(LT),体长(ST),眼径(D),体高(HB),湿重(W),卵黄囊(YC)...
关键词:黑斑原鮡 卵黄囊仔鱼 生长 发育 
不同开口饵料对黑斑原鮡仔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水产养殖》2020年第3期14-18,共5页陈彦伶 邓晓川 李华 杜军 
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资金项目青年基金(2016QNJJ-013);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3012)。
分别采用浮游动物、蛋黄、水丝蚓、鳗鱼饲料对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仔鱼进行投喂,探讨这4种开口饵料对其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试验开始时,黑斑原鮡仔鱼全长为(10.60±0.34)mm,体重为(0.025±0.003)g,试验周期共计21 d。结...
关键词:仔鱼 开口饵料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 
黑斑原鮡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9
《中国水产》2015年第10期81-83,共3页周建设 李宝海 潘瑛子 邓晓川 陈美群 王万良 张驰 龚君华 扎西拉姆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雅鲁藏布江中游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201403012);西藏自治区财政专项"黑斑原鮡的人工驯养及繁育技术研究"(藏财指69号)
本文通过对黑斑原觥人工繁殖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总卵数为57440粒.平均受精率为73.5%.受精卵数为42208粒。胚胎发育所需积温范围为2592℃·h~2916℃·h。初孵仔鱼尾数约为29546粒.平均孵化率为70%。研究表明黑斑原鱿怀卵...
关键词:人工繁殖技术 黑斑 正相关关系 胚胎发育 初孵仔鱼 怀卵量 受精卵 受精率 
鲈鲤胚胎及胚后发育被引量:11
《西南农业学报》2014年第3期1326-1331,共6页赖见生 杜军 赵刚 邓晓川 李华 何兴恒 赵海鹏 
四川省财政育种工程青年基金项目(2009QNJJ-022;河南省科技成果项目[豫科鉴委字(2013)2362]
显微观察并拍摄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 (Tchang)]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描述了鲈鲤早期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成熟鲈鲤卵呈球形、桔黄色,为粘性卵,卵径2.2 mm,卵膜遇水膨胀后,最大外膜径达3.2 ~ 3.8 mm.受精卵在水...
关键词:鲈鲤 受精卵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鲈鲤胚胎发育特征观察被引量:6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9-11,25,共4页赖见生 杜军 何兴恒 赵刚 邓晓川 李华 
观察了水温(18±0.5)℃条件下,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 T chang )]的胚胎发育特征。结果显示:成熟鲈鲤卵呈球形、桔黄色,为粘性卵,卵径2.2mm,卵膜遇水膨胀后,最大外膜径达3.2-3.8mm。受精卵在水温(18±0.5)℃...
关键词:鲈鲤 [Percocypris pingi pingi( T CHANG )] 受精卵 胚胎发育 孵化 
胭脂鱼的亲鱼培育技术初探
《中国水产》2011年第2期48-49,共2页李华 邓晓川 郭静 
胭脂鱼俗称火烧鳊、黄排、紫鳊鱼等,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及闽江地区;并且也是我国珍稀特有鱼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因此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关键词:胭脂鱼 培育技术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亲鱼 珍稀特有鱼类 经济价值 亚口鱼科 闽江地区 
胭脂鱼的亲鱼培育技术初探被引量:1
《科学养鱼》2011年第1期10-10,共1页李华 邓晓川 郭静 
一、亲鱼的来源、选择和放养比例 1.亲鱼的来源养殖者可从种苗繁育基地购买子二代或子一代苗种进行池塘培育,再从中挑选优良个体作为亲鱼来源;也可直接从江河水体中收集成年胭脂鱼,人工驯养作为繁殖亲鱼。但须注意,
关键词:亲鱼来源 胭脂鱼 培育技术 种苗繁育基地 放养比例 池塘培育 江河水体 人工驯养 
红尾鲶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介绍
《黑龙江水产》2009年第6期10-11,共2页李华 邓晓川 郭静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养殖技术  亚马逊河流域 热带观赏鱼 南美洲  
红尾鲶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介绍被引量:1
《中国水产》2009年第11期43-43,共1页李华 邓晓川 郭静 
红尾鲶(Phractocephalus hemiliopterus)别名红尾猫、狗仔鲸、枕头鲶、招财猫和红尾鸭嘴等,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作为名贵热带观赏鱼引入我国。红尾鲶外型比较优美,体延长,宽而扁平,在嘴的上下有雪白高贵的白须共6对,其...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养殖技术  亚马逊河流域 热带观赏鱼 南美洲  
红尾鲶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被引量:5
《淡水渔业》2008年第6期59-62,共4页邓晓川 李华 郭静 
四川省农科院院列重点项目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红尾鲶(Phractocephalus hemiliopterus)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红尾鲶肌肉(鲜样)中蛋白质含量为18.75%,脂肪为4.14%,水分为75.57%,灰分为1.48%;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含量为85.96%(干样),其中8种...
关键词:红尾鲶(Phractocephalus hemiliopterus) 肌肉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