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亚

作品数:56被引量:22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关系辨析衰变社会生态利益集团社会分层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史》《江海学刊》《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南京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军毁劫与无锡城乡经济衰变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2年第4期113-130,共18页马俊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抗战经济研究(1931-1945)”(项目编号:17JD770009)的阶段性成果,。
全面抗战爆发前,无锡工商业异常发达,是中国的模范县,日本人也长期视无锡为祖源之地。侵略无锡后,日军除了大量屠杀平民、奸淫妇女外,对城乡经济进行了凶残破坏和大肆劫掠。占无锡工业主体的纱、丝两业百分之七八十的机器被毁,粮食、丝...
关键词:无锡 日军 工商业 乡村 “返还”企业 
日军毁劫与无锡城乡经济衰变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2年第1期10-25,共16页马俊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抗战经济研究(1931—1945)”(项目编号:17JJD770009)的阶段性成果。
全面抗战爆发前,无锡工商业异常发达,是中国的模范县,日本人也长期视无锡为祖源之地。侵略无锡后,日军除了大量屠杀平民、奸淫妇女外,对城乡经济进行了凶残破坏和大肆劫掠。占无锡工业主体的纱、丝两业百分之七八十的机器被毁,粮食、丝...
关键词:无锡 日军 工商业 乡村 “返还”企业 
文本意义与政治利益:历史阐释的边界被引量:4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3期53-60,共8页马俊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历史变迁研究”(16AZS013)资助
人类自有文字时起,就存在着阐释。阐释结果的趋异性原出于人类认知的差异,本质上丰富了人类的思想、精神和文化成果。后现代学者所持的某些阐释理念,在近代就曾出现过,并受到马克思、恩格斯极为系统的批评。背离历史事实的强制阐释,一...
关键词:强制阐释 历史绝对主义 阐释边界 文本意义 政治利益 
淮北地域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特殊性——区域社会生态史专家马俊亚教授访谈录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404-409,共6页马俊亚 仇海燕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历史变迁研究"(16AZS013)
本文是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仇海燕老师拜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马俊亚教授形成的访谈录,主要论及淮北地域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特殊性问题。马俊亚教授长期从事江南经济发展、淮北社会变迁以及两者比较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提出了一...
关键词:淮北 江南 区域社会发展 区域社会生态 
垓下楚歌考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272-279,共8页马俊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历史变迁研究"(16AZS013)
垓下楚歌,涉文史多项要事。应劭言此歌为《鸡鸣》歌,颜师古不以为然。东汉以后,史家多以应劭所说的《鸡鸣》歌为汉宫汝南籍值更卫士传唱之晨歌。笔者考证,应劭所言楚歌,确为《鸡鸣》歌,但非汝南卫士之歌,而是《宋书》所录《鸡鸣》。南...
关键词:楚歌 《鸡鸣歌》 楚国 汝南 陈地 
杖藜著史鸣惊雷 万鲸卷浪入钱塘——拜读茅家琦教授《桑榆读史笔记》感言
《民国研究》2017年第1期231-239,共9页马俊亚 
茅家琦先生乃南京大学资深教授,比之为南大史学领域的天枢岱岳,应无不当。耄耋之年的茅先生仍笔耕不辍,近来出版了综合性的历史研究著作《桑榆读史笔记》(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以下简称“茅著”,引自该书仅注页码),从先秦到民...
关键词:茅家琦 笔记 读史 教授 南京大学出版社 感言  辛亥革命史 
用脚表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另类叙事被引量:3
《文史哲》2016年第5期53-58,共6页马俊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河决堤后黄泛区的政治;环境与民生研究(1938 1947)"(13JJD770014);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人文基金资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中国乡村危机的论说达到了惊人的数量。但对乡村危机的描述,相当部分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这些叙述把世界市场带来的暂时性经济波动视为社会不可消除的终极矛盾。事实上,即使是危机时期,近代江南工商业...
关键词:乡村危机 农村破产 世界市场 江南地区 内卷化 
史实的构建:历史真理与理性差序
《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9期98-100,共3页马俊亚 
实录的局限中国古代,'史'的本义是公正。《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而真实又是公正的核心。孔子阐述为政之道,首重'真实':'政者,正也。夫要道之本,正己而已矣,平直真实者,正之主也。''真实'显然也是孔子撰史的...
关键词:历史学家 职业规范 学科 政治 人类理性 正史 中国传统史学 
地区性社会差异与淮北的初夜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90-99,共10页马俊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黄河决堤后黄泛区的政治;环境与民生研究"(13JJD770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10&ZD069);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人文基金
由于国家权力对淮北的长期介入,能够成为淮北社会精英者,多是政治、行政或军事权力的拥有者,至少是接近军政权力、并获得其支持的群体。总体而言,这个群体财富的获得和积累,是通过与平民阶层零和博弈的方法进行的。这与江南士绅大不相同...
关键词:初夜权 军政权力 社会结构差异 
近代淮北粮食短缺与强势群体的社会控制被引量:10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99-117,198,共19页马俊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770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6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1ZDIXM014);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人文基金资助
理论上,近代淮北粮食总产即使全部用于人食,也不敷所需。淮北虽然极其乏粮,但劳动力无法大量投入到耕作中,只能弃耕或粗放种植。淮北不是苦于内卷化,而是苦于无法内卷化。淮北缺粮的主因,是军政官员的变体——强势群体对社会资源的全面...
关键词:缺粮 强势群体 社会控制 弱势平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