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相慧

作品数:15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聚丁烯-1磁力驱动密封拖拉机人造卫星更多>>
发文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长春大学学报》《模具工业》《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吉林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分子量聚丁烯-1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2年第1期41-42,87,共3页于相慧 贾婷 曲敏杰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降温速率下,不同分子量聚丁烯-1(PB、PB0.5%、PB1.5%、PB3.0%)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用Avrami和Jeziorny法进行处理分析,获得PB相关非等温动力学参数,并利用Kissinger方程计算其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当PB...
关键词:聚丁烯-1 分子量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活化能 
可控流变PB-1的制备及PB-1/GF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被引量:1
《塑料科技》2020年第2期39-41,共3页于相慧 徐培琦 曲敏杰 王书唯 张勇杰 
添加不同用量的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基)己烷(DTBPH)制备熔体流动速率(MFR)不同的聚丁烯(PB-1),与玻璃纤维(GF)熔融共混制备PB-1/GF复合材料。通过对PB-1/GF复合材料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的表征,探究了不同MFR的PB-1对GF的包...
关键词:聚丁烯-1 玻璃纤维 过氧化物 熔体流动速率 表面形貌 
低浮纤GFRPP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分析被引量:1
《塑料科技》2019年第10期66-69,共4页于相慧 徐培琦 曲敏杰 王书唯 张勇杰 
采用包覆工艺制备了聚丁烯-1/玻璃纤维(PB-1/GF)母粒,与聚丙烯(PP)等熔融共混制备了玻纤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并在200℃下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静态和动态黏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剪切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呈现出线性降低的趋...
关键词:玻纤增强聚丙烯 流动性 频率 黏弹性 
后制动左/右挡尘盘成形工艺及修边冲孔模设计
《长春大学学报》2017年第8期5-9,共5页于相慧 朱宁宁 
为了设计合理的挡尘盘成形工艺及冲压模具,经分析计算得知,其成形工艺方案是首先进行拉深成形,然后对其进行修边冲孔,翻边成形,最后进行剖切冲孔。本设计的重点是对修边冲孔模具的结构进行设计与计算,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进行主要零部...
关键词:挡尘盘 成形工艺 修边冲孔模具 冲压模具 工艺分析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6期175-176,共2页于相慧 
本文针对传统的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要求,为提高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索与...
关键词:模具设计 多媒体 案例教学 PRO E 
基于K-L变换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模式的识别被引量:1
《工程机械》2004年第11期4-8,共5页陆爽 于相慧 陈岱民 张子达 
吉林省教育委员会基金项目(吉教合字99第10号)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是一种三层前馈型神经网络,它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和分类能力。根据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优点,在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故障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K-L变换将所测取的振动相关特征矢量转化为独立的特征矢量...
关键词: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逼近能力 RBF 识别精度 K-L变换 特征矢量 分类能力 滚动轴承故障 故障特征 振动信号 
三维设计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被引量:5
《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88-90,共3页李英平 张代治 于相慧 李立解 宋玉梅 
吉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01 03)
介绍了三维设计方法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介绍了三维CAD课程教学计划,使用三维软件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及部分学生作品,给出了应用三维CAD的问卷调查表。
关键词:三维设计方法 实践教学 《三维CAD软件》 选修课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点焊机按钮锁紧盖注射模设计
《模具工业》1999年第7期30-31,共2页于相慧 曲守平 
关键词:点焊机 按钮锁紧盖 注射模 设计 
人造卫星轨道要素的计算被引量:3
《吉林地质》1999年第2期66-72,共7页王侠 于相慧 赵明晶 王宸生 
本文阐述了人造卫星的轨道计算方法。内容包括轨道的形成、分类与要素以及椭圆轨道与圆轨道的设计计算方法。
关键词:真近点角 偏近点角 升交点 人造卫星 轨道要素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3
《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13-14,共2页于相慧 侯跃谦 李慧 
论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的教学的特点,为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人才, 转变教育思想, 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先进教学手段, 使学生具备机械精度设计和检测的能力,
关键词:互换性 测量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手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