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崝

作品数:22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更多>>
发文主题:书法家日记《古文字诂林》古文字研究工具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杂志》《关东学刊》《成都文物》《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何崝书法作品
《关东学刊》2023年第1期I0001-I0004,共4页何崝 
“阿弥陀佛”该怎么读?
《文史杂志》2011年第5期60-61,共2页何崝 
今年6月5日凤凰卫视的问道栏目里,主持人邱震海对“阿弥陀佛”的读音作了说明。其起因是有观众认为凤凰卫视主持人读“阿弥陀佛”为a mi tuo fo不正确,应读e mi tuo fo(汉语拼音,此处省略声调符号)。
关键词:阿弥陀佛 凤凰卫视 汉语拼音 声调符号 主持人 MI 栏目 观众 
吕洪年《草书法式五种》序
《文史杂志》2011年第1期36-37,共2页何崝 
吕公洪年,久闻其名,竞缘悭一面。向知公擅书法,而其翰墨,罕曾寓目。今夏其哲嗣春焘君造余舍,以公《草书法式五种》影本示余,且日:“先君中年以后,致力于草,晚岁殚精竭虑而成此,愿得数语以弁卷首,幸甚。”余念公于丙申岁入史...
关键词:吕洪年 《草书法式五种》 书法家 公擅书法 
《修齐文粹》序
《文史杂志》2010年第6期21-21,共1页何崝 
今之人多以国学相矜尚,国学实古学也,辨学术则孔孟老庄,论诗文则李杜韩苏,泛览百家,旁及佛道,侃侃而谈,汩汩不绝,令其为文,则徒能语体,不敢涉及古文辞。盖近世以还,学校作文,惟习语体,于古文辞则祛斥殆尽。晚近社会,事务...
关键词: 语体 文辞 国学 
读盛光伟日记(下)
《文史杂志》2010年第5期54-57,共4页何崝 
艺事与品鉴 盛光伟能金石书画,亦能抚古琴;但他主要以篆刻书法著称于世,自评其篆刻第一,书第二,画则多属文人遣兴之作。他于古琴,能弹奏,精赏会。日记中有关他从事篆刻书画及抚琴的活动记载并不多,但可以大致了解他的临池情况以及对所...
关键词:日记 古琴 篆刻 书画 书法 弹奏 
读盛光伟日记(中)
《文史杂志》2010年第4期24-25,共1页何崝 
交往盛光伟因五十岁以后,患痿蹙之疾(据家属回忆,盛光伟患痿蹙之疾具体的时间是民国12年,即1923年,时年五十二),行走不便,很少出门应酬,通常是朋友登门拜访,与之叙谈.求书画者中,有些是他的朋友,有些是他的朋友所介绍.他的朋友中,多是...
关键词:书画 文化界 字画 政界 学校 时间 社会 商家 日记 民国 家属 回忆 
读盛光伟日记(上)
《文史杂志》2010年第3期32-35,共4页何崝 
盛光伟是民国时期颇负盛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和古琴家,其书法篆刻艺术直到现在仍有较大影响。他为数不小的作品仍在藏家之间流传。但由于他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去世,以致他的生平事迹和生卒年都已模糊,甚至他的籍贯也被弄错。上世纪90...
关键词:日记 书法篆刻艺术 新中国成立 民国时期 生平事迹 90年代 书法赏析 书法家 
蜀中汉碑三题被引量:2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26-30,共5页何崝 
本文主要对蜀中重现或新发现的三通汉碑的碑文内容和文字进行了考释。其中,简述了《何君阁道碑》的重现经过,对碑文内容及其书体进行了一些考释;对《汉赵仪碑跋》文字的释读作出补正,并对碑文中提及的掾史一职的源流提出一些看法;对《...
关键词:汉何君阁道碑 尊楗阁 史书 汉赵仪碑 掾史 郭择赵氾碑 释文 
辞赋漫谈
《文史杂志》2009年第4期18-21,共4页何崝 
辞赋或称作赋。有人将辞、赋加以区别,但在汉代已将辞、赋连称,视为一体。赋的作者或研究者大都以辞赋连称,或以赋统辞,故赋或辞赋,实为同一文体。
关键词:辞赋 研究者 诗歌 文学 
论文字生成机制(二)
《中国文字研究》2008年第2期5-18,共14页何崝 
本文作者认为,现有的关于文字起源和生成的各种说法,都还不能充分说明文字起源和生成的原因。本文提出,文字生成必然遵循一定的机制,大致是由以下三个阶段来实现的:第一阶段,史前人类为了记事、表达感情、审美需求、传递信息、施行巫术...
关键词:巫师文字 通行文字 较大规模的贸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