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军

作品数:46被引量:8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谭恩美谭恩美小说历史真实文学虚构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语教师》《牡丹江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混合式教学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成效——基于学习投入视角的研究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袁咏 佘军 
混合式教学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重要变革方向,其理论框架、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政界、教育界、学界等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学生的线上学习数据和自我报告,调查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投入情况及其对学习成效和学习满意度...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学习投入 学业成就 满意度 
小说《回忆》的生态意识解读
《文教资料》2023年第23期8-12,共5页孔施施 佘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美国重农文学研究”(21BWW007);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温德尔·贝瑞农耕文学创作的共同体想象研究”(21WWB004)。
温德尔·贝瑞的小说《回忆》通过主人公安迪的视角讲述了美国农业从传统的农耕文明不断走向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故事在场景描述、人物塑造、情节推动方面运用大量后现代叙事手法,如语象叙事、意识流、碎片化记忆,给予文本可视化...
关键词:温德尔·贝瑞 回忆 后现代叙事手法 生态意识 后田园主义 
中国立场·经典重释·跨界融合——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2022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当代外国文学》2023年第1期174-176,共3页沐永华 佘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中国特色外国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建设,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外委会于2022年11月18日至19日成功举办“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2022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南通...
关键词:副校长 外国文学 跨界融合 作家协会 南通大学 党委常委 王卫东 杨金才 
麦卡锡小说《穿越》中的处所意识释读
《长治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78-82,共5页薛紫莙 佘军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科马克·麦卡锡小说的环境主题研究”(KYCX213066)。
科马克·麦卡锡小说《穿越》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于他生活过的西南边境,文中有大量篇幅赞美西南边境的自然风光,抨击工业化文明对西部环境的影响,展现了麦卡锡丰富而深刻的处所意识。麦卡锡在《穿越》中的处所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处所的...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 穿越 处所意识 处所伦理 诗意栖居 
指向核心素养的思维可视化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以译林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被引量:3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年第3期117-120,共4页秦心蔚 佘军 
本文介绍了思维可视化理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并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Chinese ScientistWins2015NobelPrize”为例,将云图、因果图、双气泡图等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到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分析利用可视化工具渗透核心素养的可行性...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 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以文化人:论高校英语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文化素养培育被引量:2
《英语教师》2022年第14期160-162,共3页徐天啸 佘军 
基于思政教育与文化素养培育的互联共通,在综述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英语课程思政对文化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指出在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英语教学融入时代,融入生活,实现“思政寓于课程”是必然...
关键词:高校英语 课程思政 文化素养 以文化人 
《荷兰人》中的戏剧冲突及身份建构
《戏剧之家》2022年第13期3-5,共3页徐天啸 佘军 
冲突性话语是戏剧中常见的动态语言现象,会给人际和谐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话语分析已逐步成为语用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但鲜有学者基于人际和谐管理理论对戏剧人物话语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基于人际和谐管理理论,以《荷兰人》中的戏...
关键词:《荷兰人》 冲突 身份建构 人际和谐管理理论 
处所意识、社区复兴与后田园想象——论贝瑞书写家庭农场的三个维度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166-176,共11页佘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美国重农文学研究”(21BWW007);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温德尔·贝瑞农耕文学创作的共同体想象研究”(21WWB004)。
美国作家温德尔·贝瑞的创作以书写家庭农场为切入点,批评美国农业企业化,描绘生态田园风景,表达新型重农主义主题。其威廉港镇系列小说中的家庭农场书写凸显了处所意识、乡村社区复兴与生态田园想象等三个主要维度,分别在个体依附、社...
关键词:温德尔·贝瑞 家庭农场 处所 乡村社区 生态田园 
失范与重塑:《素歌》中“父亲”形象的伦理释读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年第6期65-69,共5页赵冰扬 佘军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美国小说的伦理叙事研究”(2019SJA1464);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肯特·哈鲁夫小说的当代美国西部小镇书写研究”(KYCX20-2814)。
小说《素歌》作为美国当代作家肯特·哈鲁夫耗时六年的扛鼎之作,描写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西部小镇的多代社区生活。本文透过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域蠡测文本,观察到父亲作为一种重要的伦理身份,其伦理选择成为贯穿小说的中心议题。鉴于父...
关键词:《素歌》 肯特·哈鲁夫 父亲形象 文学伦理学批评 
《我们的小镇》与反城市化意识被引量: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44-50,124,159,共9页佘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美国小镇文学的反城市化写作研究”(16WWB002);2016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
怀尔德的剧作《我们的小镇》在追忆小镇昔日田园风光的同时呈现了令人怅惘的美国城市化前景,隐含了挽歌式的反城市化意识。怀尔德的反城市化意识既源自个人成长经历和对工业文明的敏锐观察,也沿袭了20世纪伊始30年间美国文学创作的反城...
关键词:桑顿·怀尔德 我们的小镇 反城市化 戏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