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发

作品数:25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教育哲学现代性教育德性人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学术月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复旦教育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隐微与显白:卢梭“共时性因材施教”的双重教育意图
《全球教育展望》2024年第7期27-38,共12页吴元发 
卢梭作为西方传统隐微术写作的传承者,在现代性的转折点上承担着双重教育使命:既要教诲哲人从事科学和文艺,从而过上更高的哲学生活,又要让心性不足的大众放弃科学与文艺,从而过上道德生活。如此,既避免了哲学的大众化、降格化,又避免...
关键词:卢梭 因材施教 自然状态 显白教诲 隐微教诲 
现代性伦理筹划中的内在德育困境及其超越被引量:3
《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12期1-7,共7页吴元发 
南京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柏拉图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研究成果。
现代性伦理筹划是以伸张人的理性作为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理性内在性原则的彰显具有启蒙教育意义的同时,也导向了“启蒙辩证法”的反面,造成内在四重德育困境:价值多元困境、主体性困境、统一性困境与结构性困境。现代性既突显人的道...
关键词:现代性 德育困境 道德自由 道德虚无 
道德生活与知识生活:教育与记忆的双重本质关联
《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22年第8期56-63,共8页吴元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现代道德教育‘正义德性’的重建”(课题编号:CEA160203)研究成果。
记忆表面上是个人的、自治的、出于理性的,实质上是被给予的、习俗性的、意见性的。由此值得追问:记忆与真理、道德具有何种关联,记忆与知识是何种关系。记忆具有意见与知识的双重面相,在教育上具有引导人过道德生活与知识生活的双重功...
关键词:记忆 教育 本体论承诺 知识论承诺 知识生活 道德生活 
道德生活与知识生活:教育与记忆的双重本质关联被引量:2
《教育学报》2022年第2期100-112,共13页吴元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现代道德教育‘正义德性’的重建”(课题编号:CEA160203)研究成果。
记忆表面上是个人的、自治的、出于理性的,实质上是被给予的、习俗性的、意见性的。由此值得追问:记忆与真理、道德具有何种关联,记忆与知识是何种关系。记忆具有意见与知识的双重面相,在教育上具有引导人过道德生活与知识生活的双重功...
关键词:记忆 教育 本体论承诺 知识论承诺 知识生活 道德生活 
教师德育力从何而来
《平安校园》2021年第3期34-38,共5页吴元发 
教师德育力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是直接相关的。它直接影响着德育事业的未来,决定着学生心中道德的高度与厚度,关系学生对良善生活的理解与获取,制约着德育的最高目标即自律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至此值得追问的是:教师德育力从何而来?
关键词:德育实效 中小学 教师德育 良善生活 学生 
教师德育力从何而来被引量:3
《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6期18-22,共5页吴元发 
南京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柏拉图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项目研究成果。
教师德育力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内在德性养成的影响力,督促学生遵循外在道德规范的执行力,引领学生欲求美善生活的感染力,促使学生做出道德行动的号召力。教师德育力来源呈现出从"外在的超验自然"到"内在的人的自然"、从客观到主观的古今...
关键词:教师德育力 人的自然本性 现代性 道德教育 
知识与德行的断裂:校园欺凌者何以知善而不为善——从学生意志薄弱现象看校园欺凌事件被引量:9
《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12期34-41,共8页吴元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德性与规则:西方道德教育的古今之变与古今之争"(CEA130142)的阶段性成果
出于意志薄弱的校园欺凌者,明知欺凌是错的,却由于强烈的情感和欲望阻断了理性的运用,从而无法使自己的实际行为与其理智判断相一致。欺凌者意志薄弱实质上是由于不明确的实践之知与不完善的品格导致的。具体表现为既知又无知,知善而不...
关键词:意志薄弱 校园欺凌 德性 
教育哲学为什么要研究古典被引量:3
《复旦教育论坛》2018年第3期12-17,共6页吴元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德性与规则:西方道德教育的古今之变与古今之争"(项目编号:CEA130142)
教育哲学遗忘、排斥甚至抛弃古典研究,是现时代精神浮躁与走向歧路的症候。教育哲学研究古典的必要性来自以下三个方面:对于研究者来说,尊重思想传统与学术脉络,以明确研究志向;在研究内容上,探寻和关怀古典传统的"大问题",以避免被时代...
关键词:教育哲学 现代性教育 古典研究 
教育即灵魂护佑——基于《普罗塔戈拉》篇的教育哲学解读被引量: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年第4期55-61,共7页吴元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德性与规则:西方道德教育的古今之变与古今之争"[CEA130142]
在古典教育中,教育的基本价值乃阻止受教育者的灵魂受到戕害。在柏拉图的《普罗塔戈拉》篇,苏格拉底通过与希珀克拉底进行"预备性对话",让其认识到自己的"双重无知",然后由"学"联系到"教",进而认识智术师的"双重无知",最后认识教育的性...
关键词:普罗塔戈拉 教育 灵魂 护佑 德性 
“对事”,更要“对人”
《中国德育》2017年第11期7-8,共2页吴元发 
在中小学德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对学生说:“我这是对事,不对人。”但是我们很少去反思这样说、这样做在教育上到底意味着什么,在理论上的根据是什么,这样做到底合不合适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实践 中小学 学生 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