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人

作品数:67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文学文学批评叙事写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研究》《粤海风》《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广州文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数据、新文科与后批判——谈数字时代的文学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唐诗人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信息化时代高校文学专业研究生数字人文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2023JGXM-010);暨南大学2023年度教改项目“人文与技术的调适和融合:数字时代高校文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G2023083)。
当前时代,社会生活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学教育如何面对数字化变革,传统的人文学科知识如何获得新的魅力,这是新兴的“数字人文”学科所要直面的问题。“数字人文”不同于之前的“人文计算”,它要超越以往将数字技术、网络科技视作...
关键词:数字化 新文科 后批判 数字人文 
形式、伦理与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叙事”——论颜歌《平乐县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6期204-222,共19页唐诗人 
2020年度广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侦探小说发展研究”(项目编号:CD20YZW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平乐镇”系列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平乐县志》延续了方言文化和县城叙事特质,并赋予了小说更复杂的形式、更驳杂的情感。《平乐县志》创造性地将传统说书体融入现代叙述,生成了一种能够接纳更多层次读者、生成更多维度阅读效果的...
关键词:《平乐县志》 古典形式 叙事伦理 中国叙事 后全球化时代 
城市经验与青年写作的叙事变革——“90后”文学论
《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1期153-162,M0006,共11页唐诗人 
2020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侦探小说发展研究”(GD20YZW04)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经常被诉病为乡土经验意义上的城市想象,但这一评判已不适用于“9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90后”作家不管是出身乡村还是城市,普遍都以城市生活感受作为他们想象世界、思考现实的基础性经验。经验基础的转变,往往也意...
关键词:“90后” 城市经验 青年写作 叙事变革 自我 
新南方写作:地缘、文化与想象——第十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纪要被引量:7
《南方文坛》2023年第5期80-98,共19页本刊编辑部 张燕玲 东西 王军 李蔚超 黄伟林 何平 陈培浩 黄平 林森 王威廉 周洁茹 朱山坡 金理 申霞艳 卢桢 张柱林 刘铁群 杨庆祥 曾攀 曾念长 唐诗人 陈崇正 行超 李斌 李浴洋 李壮 刘欣玥 石岸书 霍香结 邓小燕 罗雅琳 樊迎春 刘月悦 胡妍妍 刘阳扬 相宜 陈泽宇 黄德海 袁捷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尊敬的各位师友,早上好!初夏好风习习,八桂文学楚楚。咋天刚刚开启广西名片的新名片漓江文学之夜,今天早上又续上中国青年文学的品牌论坛,欢迎大家参加第十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
关键词:青年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馆 客座研究员 副馆长 短视频 张燕玲 早上好 广西文艺评论 
文明叙事与高原风景的现代性内涵——论叶临之中西亚题材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151-158,共8页唐诗人 
叶临之新近发表了一系列中西亚题材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中西亚风景和人情风俗的窗口。中西亚风景不同于以往中国文学读者所习惯的漂洋过海所看到的海外风景,它是内陆的异域景观,是高原的自然风景。叶临之这批小说,一方面呈现出中...
关键词:叶临之 中西亚题材 文明叙事 高原风景 现代性 
探究当代城市文学本土化研究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3期140-148,160,共10页唐诗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文学逐渐涌现出了一些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作品,但当代城市文学研究滞后于文学实践且缺乏创新意识。一些研究往往陷入某些概念的演绎和循环论证,难以深入城市文化传统、城乡关系以及文明转型等问题领域。重构当代...
关键词:城市文学 本土化 文化寻根 城乡关系 
细读、解构与超越——陈晓明文学理论批评的思想启示
《文艺论坛》2023年第4期46-52,共7页唐诗人 
陈晓明的文学批评是理论批评的一种典范,它综合表现了一个批评家扎实的文本细读能力、丰厚的理论知识素养和理想的文学感受力。三者的综合,不是简单相加,陈晓明针对文学文本的深度阐释,实现对既有理论的超越,朝向的是创造性的理论建构...
关键词:陈晓明 文学理论 解构批评 文本细读 思想生成 
生动诠释什么叫“诗意生活”一一序王瑛诗集《山有木兮》
《特区文学》2023年第8期156-160,F0002,共6页唐诗人 
在读王瑛的新诗集《山有木兮》前,我对于“诗意生活”这四个字的具体含义其实是很模糊很困惑的。到底怎样的生活才能叫“诗意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又能指向什么?怀着这种疑惑,我曾在网络上找解释。记得有人解读说“慢”生活就是...
关键词:王瑛 新诗集 诗意生活 日常生活 具体含义 
将科幻叙事日常生活化--读蒋一谈《星星的调色盘》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3年第6期19-21,共3页唐诗人 
阅读蒋一谈短篇小说《星星的调色盘》,我想起杨庆祥几年前谈科幻文学时的一个判断:“不能将科幻文学视作一种简单的类型文学,而应该视作一种‘普遍的体裁’。”①把科幻文学视作一种“普遍的体裁”,这对于早期作为科普宣传文本的科幻文...
关键词:日常生活化 类型文学 蒋一谈 科幻文学 科普宣传 杨庆祥 科幻叙事 体裁 
饮食叙事与广州城市文化表达——张欣小说论
《粤海风》2023年第3期67-74,共8页唐诗人 赵睿诗 
2020年度广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侦探小说发展研究》(GD20YZW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欣的小说并没有刻意写饮食,但饮食元素在她的小说中却无处不在。这种无意识的饮食叙事,最直接地表明了“食在广州”的文化寓意。“食在广州”尽人皆知,这一说法背后反映的是广州市民对日常生活的重视。张欣笔下的广州故事,正是以呈现...
关键词:饮食叙事 广州故事 城市文化 张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