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保全

作品数:55被引量:21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边疆治理中华民族边疆民族国家边民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云南冶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现代建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9-46,182,183,共10页孙保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治理”(22JD810002)。
集体人格是中华民族特性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各族人民共享的文化特质,形塑了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模式。这种集体人格,既是中华文明自然演进和沉淀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建构的结果。在近代遭受外敌入侵的国家危亡时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
关键词: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集体人格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过程 
当代中国边民政策的内涵与逻辑——以“边境治理共同体”为分析视角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3期35-42,共8页孙保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治理”(22JD810002)
当前关于边民政策的认知模式存在对象分散、视角狭窄、结论互斥等弊端,亟需从“针对性认知”转向“整体性认知”。基于治理共同体理念和边境治理实践而提出的“边境治理共同体”概念,可以为认知边民政策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并对既有的碎...
关键词:边境治理共同体 边民政策 针对性认知 整体性认知 兴边富民 
边民“国民化”:现代边境建构的题中之义
《云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23-31,共9页孙保全 胡兴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边境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群防组织的枢纽功能研究”(项目号:22BZZ016)的阶段性成果。
边境具有突出的建构性特征,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边境构造及功能呈现出显著差异。近代中国开始从天下国家向主权国家转型,以空间领土化、政治一体化为内涵的边境建构随之开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有边无界、有边无...
关键词:边境 边民 国民 现代化 兴边富民 
边境治理中“体制吸纳型”群防组织探析--以外事界务员为例被引量: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41-47,共7页孙保全 侯红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边境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群防组织的枢纽功能研究”(22BZZ016)。
地方政府通过“体制吸纳”方式,将分散的边民个体统合起来,进而建立了具有守边固边功能的群防组织。基于外事界务员组织的考察可以看到,历史上边境群防组织是在政府主导下成立的,此后随着边境治理活动的推进而不断完善。依托于选拔、培...
关键词:边民 边境治理 体制吸纳 群防组织 外事界务员 
边民“国民化”:民国时期边政学的一个核心议题被引量:1
《广西民族研究》2023年第4期115-122,共8页孙保全 毕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边境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群防组织的枢纽功能研究”(22BZZ016)。
民国时期的边政学者重新界定了边民概念,将其理解为“边疆少数民族”,并从主权、领土和中华民族角度论证了边民的国民身份。在此基础上,他们批判了历史上边民在边疆社会身份体系中所处的“私民”或“奴隶”地位,强调要保障边民的政治、...
关键词:边政学 边疆 边民 国民 民族 
“中国本部”:一个虚构的疆域概念被引量:1
《历史评论》2022年第6期67-71,共5页孙保全 闫雨谡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民族分布的地区都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岂有“本部”和“他部”之别?中原和边疆人民你来我往、频繁互动,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如何分得清哪块土地...
关键词:多元一体 民族交融 中国史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国民属性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2
《探索》2022年第3期84-94,共11页孙保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研究”(21VMZ006),项目负责人:刘永刚。
西方的民族建构先后经历了“臣民共同体”和“国民共同体”阶段,这为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国际视野,有助于在中西比较中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与西方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共同体国民属性的形成过程呈现出独特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现代民族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国民共同体 多元一体 
国家发展中“边民”概念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5
《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95-102,共8页孙保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越两国边疆治理政策比较研究”(20YJC810006)。
“边民”一词由来已久,其内涵随着国家发展而发生阶段性的演变。在王朝国家时代,边民是介于内地“编户民”和边疆“蛮夷”之间的人口形态。近代的中国开启了民族国家构建进程,边民概念随之发生了“国民化”的转变,出现了取代“少数民族...
关键词:边民概念 边疆 跨界民族 边境治理 
树立和突出“大家庭”符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今日民族》2021年第8期3-5,共3页孙保全 陈玥 
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特别指出“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大家庭 认识和把握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石榴籽 文化符号 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 
家国共同体:边民守土固边的基础性逻辑被引量:10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28-35,共8页孙保全 常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边疆学原理研究”(项目编号:17AZD018)。
国家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使边民在边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从深层逻辑来看,基于"家"和"国"同一性关系而形成的家国共同体,是驱动边民参与守土固边的基础性因素。在边境场域中,边民抵边安家、居边生息,将...
关键词:家国共同体 守土固边 边民 家庭发展能力 边境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