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畅

作品数:47被引量:32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影像灭点解译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灾害学》《测绘工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面向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监测中建设用地提取的遥感影像数据集
《测绘地理信息》2024年第3期96-100,共5页郭娇 张鹏飞 李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493,411014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CCNU22QN019)。
采用深度学习智能提取建设用地,对定量评价、监测和预测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开源数据,采用半自动标注方式标注建设用地,构建了面向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监测的建设用地遥感数据集。该数据集在多个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
关键词:深度学习 水土流失监测 语义分割 智能解译 
基于教学不对称性理论的“师—生—校”三维博弈模型及其策略分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82-87,共6页李畅 陈济财 但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师范特色和课程思政下遥感教育及科普基地”(220802313175543)。
新课程改革召唤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由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差异性,教学中存在师生的不对称,并表现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方面。在教学系统中,师生的不对称性必然产生博弈,本文建立了一个“师—生—校”的三维博弈模型,从教学不对称性...
关键词:不对称性 博弈 教学策略 
教学的三维不对称性理论探索
《教师教育论坛》2023年第1期11-15,共5页李畅 陈济财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师范特色和课程思政下遥感教育及科普基地建设”,项目编号:220802313175543.
不对称性与对称性是一对矛盾,这一对矛盾是普遍且客观存在的现象。教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本文试图将微观世界中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引申到宏观社会系统的教育子系统中,以辩证法为核心,以发展性教学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为框架,从物质、能...
关键词:三维不对称性 教学理论 物质 能量 信息 
深度教学与“5E”教学模式融合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被引量:2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年第19期30-33,36,共5页张玲玲 李畅 
文章从现实出发,指出深度教学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并通过文献梳理得出当前的地理深度教学存在过于零散化、忽视知识本质等问题,提出“5E”教学模式是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的新样态,构建了“5E”教学模式下地理核心素养与深度教...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 深度教学 “5E”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中国中部六省预期寿命时序加密估算研究被引量:5
《地理学报》2020年第10期2269-2280,共12页李畅 王安丽 龚胜生 孙攸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AZD117,12&ZD1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08,41771493,41101407)。
年龄组死亡率是利用年龄分组人口数据计算预期寿命的关键参数,而非采样年份的统计年鉴中年龄分组死亡率缺失导致无法计算预期寿命。针对该问题,本文将人口普查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融合,首次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插值的中国省级预期寿命...
关键词:省级预期寿命 时序加密 中国中部六省 拉格朗日插值 线性插值 二次多项式插值 
新工科战略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初探——以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为分析视角被引量:8
《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32期119-121,共3页吴浩 刘鹏程 李畅 涂振发 陶建斌 周杰 
201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面向新工科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平台构建”(2019098);教育部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人工智能应用驱动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研究”(201801312001);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面向新工科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平台构建”(2018005)。
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工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背景下的地理信息科学发展趋势。针对地理信息科学创新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一套循环型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与方...
关键词:新工科 地理信息科学 教学方法 师资队伍 
新工科背景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被引量:8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年第6期112-114,共3页吴浩 李畅 刘鹏程 涂振发 宋旦霞 周洋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面向新工科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平台构建”(项目编号:2019098);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人工智能应用驱动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研究”(201801312001)。
瞄准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战略,分析当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指出社会对新工科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围绕学校在国土、环保、旅游和应急等特色行业领域的优势学科,突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文、理、工的交叉融合,探索地理...
关键词:新工科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实验教学体系 创新实践平台 
基于MODIS的2006-2016年西藏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变化被引量:62
《地理学报》2019年第7期1438-1449,共12页吴宜进 赵行双 奚悦 刘慧 李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3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493,41101407)~~
针对缺少基于遥感数据产品的西藏地区植被生态参数筛选及综合评价的研究现状,以2006年和2016年西藏地区MODIS卫星遥感产品反演得到的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区域热度与改进的湿度5项指标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
关键词:西藏地区 MODIS产品 植被生态质量 主成分分析 时空变化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结构转移
《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第2期158-159,共2页李畅 
京津冀城市群由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发展而来。京津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十一个地级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是我国北方经济体量最大、最为活跃的地区,逐渐引起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
关键词:京津冀 一体化 产业结构转移 
生态敏感区景观安全评价与时空变化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被引量:3
《人民长江》2018年第23期32-37,共6页吴宜进 奚悦 涂文娜 朱永清 李仁华 李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3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493;41101407);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CFB377;2010CDZ005);武汉市青年晨光计划(2016070204010137);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CCNU15A02001)
以中部生态敏感脆弱区十堰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景观类型变化特征的分析,并选取与人为干扰密切相关的破碎度、多样性指数、分维数和分离度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该区域...
关键词:景观结构 生态安全 生态敏感区 驱动因素 十堰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