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畅

作品数:1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剧抗战时期女性形象初版本郭沫若历史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郭沫若学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四川戏剧》《宜春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女性,一个未被充分启蒙的性别——由郭沫若笔下的女性形象谈起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3年第5期148-150,共3页李畅 
作者通过对郭沫若作品的研究阅读进而扩大到整个文学史的阅读发现,中外文学史上存在大量歪曲女性、歧视女性的现象,可当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成果不断深化丰富时,文学史的编撰者却根本没有采纳这些研究成果,对有损女性...
关键词:郭沫若 文学史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课程 
郭沫若历史剧的民族性
《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103-106,共4页李畅 
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出他对民族生活、民族精神、民族思想的准确把握,对汉语言运用的娴熟,对民族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借鉴等等。探讨郭沫若历史剧民族性特征体现的得与失,能对我国戏剧创作提供某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民族性 内容 形式 创作动机 
一部恢宏的文艺交响乐——颜歌《声音乐团》简论被引量:2
《当代文坛》2012年第5期134-137,共4页李畅 
颜歌的《声音乐团》是她进行小说艺术探索的又一长篇新作。作者能够把奇异而富有实验性的结构模式、通俗文学的显著特点、现代派小说的叙事技法和传统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的美学优点完美地调和在一起,并以此产生多声部的、宏大而精美的...
关键词:《声音乐团》 中国套盒 悬疑特征 奇幻因素 80后人物群 四川小市民形象 
舞台剧《蔡文姬》剧本民族化问题探析
《四川戏剧》2012年第2期29-31,共3页李畅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舞台后引起观众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与赞许。笔者认为民族化之特色是该剧成功的重要因素,撇开导演焦菊隐在戏剧表导演方面的民族化尝试不论,剧本本身在题材...
关键词:题材与情节 人物形象 民族化 
扬弃·魅力·成就——郭沫若历史剧与儒家文化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1年第3期52-56,共5页李畅 
儒家文化,一向是中国的正统文化。数千年来,它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对于郭沫若这样一个从小便接受儒家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他所受的儒家文化影响不可谓不深厚。郭沫若四岁半便上私塾,发蒙时就对着孔子牌位跪拜...
关键词:儒家文化教育 郭沫若 历史剧 成就 扬弃 正统文化 行为方式 知识分子 
历史、传统与民间人事的魅力——评薛舒的“刘湾镇”系列小说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0年第5期75-78,共4页李畅 
薛舒的"刘湾镇"系列小说是她创作中最有分量的部分。薛舒用怀旧的笔调,满怀感情地讲述了上海近郊"刘湾镇"居民的故事。在她的笔下,鲜活生动又趣味盎然的老旧生活,传达出凡俗的趣味和微妙的人生意味。同时,薛舒又同情而宽容地对待作品中...
关键词:薛舒 “刘湾镇”系列小说 风俗民情 叙事技巧 
匆匆流逝的经年诗情洋溢的抒写——评无弦的《那些过去的和将要到来的》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5期51-53,共3页李畅 
无弦的这部长篇小说是一部反映当下都市青年的作品,作者用诗情洋溢的语言真实地展现了一类现代人的情感和生活。
关键词:都市青年 当代人情 叙事魅力 
《阿凡达》:隐喻下的社会文化心理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0年第4期118-121,共4页李畅 
《阿凡达》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它自然和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主要包括社会意识、社会思潮、社会心理语境以及集体无意识、文化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等内容,毫无疑问,这些都在制约着、影响着,甚至决定...
关键词:社会文化心理 集体无意识 隐喻 生态环保意识 文艺作品 题材内容 社会无意识 文化无意识 
郭沫若抗战历史剧女性形象浅析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09年第5期42-44,共3页李畅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郭沫若研究分类述评"阶段性成果
郭沫若在文学作品中善于塑造女性形象。诸如女神、母亲、叛逆的女性等等,抗战时期的历史剧也不例外。郭沫若六部抗战历史剧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尤其是主要女性形象.以她们的鲜明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仔细思考,我们不难看...
关键词:女性形象 抗战时期 郭沫若 历史剧 文学作品 类型化 女神 
“郭沫若研究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4期210-211,共2页何刚 李畅 
2009年4月10日,由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郭沫若研究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郭沫若的故乡乐山成功召开。来自全国的十余位中国现代文学与郭沫若研究...
关键词:郭沫若研究 学术研讨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研讨会综述 地方建设服务 文学研究会 学术研究 沫若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