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力

作品数:33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革命文学创造社革命话语回忆左翼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哲》《榆林学院学报》《新文学史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持人语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6-26,共1页李跃力 
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是,近年来茅盾研究正在持续升温,甚或渐成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投身茅盾研究领域,产出了一批批重磅成果,使茅盾研究的气象为之一新。与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潮流中的茅盾研究相比,当下的研究无疑摆...
关键词:茅盾研究 文学大师 重写文学史 为之一新 青年学者 纯文学 历史主义 主持人 
开新与返本:郭沫若研究的拓展深化
《郭沫若学刊》2024年第4期31-31,共1页李跃力 
当郭沫若研究从简单的政治化或道德化的泥淖中走出来,崭新的局面便出现了,“历史化”的观念和“跨学科”的方法也由此变得自然而然。近年来,文史学界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转向”热潮,“文献学转向”“情感转向”“图像转向”“听觉转...
关键词:郭沫若研究 文献数据库 图像转向 文史互动 道德化 文献数量 情感转向 文献学 
“寿郭”与郭沫若“文坛领袖”形象的复杂化生成
《郭沫若学刊》2024年第4期32-37,50,共7页余明埌 李跃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的历史经验研究”(23&ZD286)阶段性成果。
1941年,中共策划“寿郭”活动,政治界与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均纷纷撰文贺寿,而国民党不少要人也发表“寿郭”贺词,与中共形成微妙的话语竞争。中共有组织地引导与推动“寿郭”活动的进行,塑造出郭沫若“文坛领袖”的三个面相:浪漫的诗人、...
关键词:郭沫若 “寿郭” 文坛领袖 话语竞争 历史重构 
文本解读的“形式路径”与阅读教学的贯通——李跃力访谈录(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44期3-7,共5页李跃力 张硕 
文本解读指向一种生命的完善,本质上是一种智性生命的建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该经历一个由特殊到普遍、由个别到一般、由零碎到整一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类”的文体意识,掌握文本“文学性”。“形式路径”从文本整体...
关键词:文本解读 读者 文本主题 文本结构 
旅行书写与“想象”生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游记中的“风景”被引量:2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李跃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的历史经验研究”(23&ZD28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海内外人士纷纷探访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写下了为数甚巨、流传甚广的“陕北游记”,“风景”是游记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对“陕北游记”中感性存在的“风景”进行探究,不仅使我们丰富和加强对“风景”作为“...
关键词:陕北游记 风景 旅行书写 想象 
集体记忆与历史重述——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被引量:2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29-139,共11页李跃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256)。
左翼作家对“左翼文学”的回忆蔚为大观,构成现代中国不容忽略而又意味深远的文化景观。其重构历史的强烈意图,与当下政治生态、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使其足以作为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记忆的转向”的典型样本。左翼作家通过个人...
关键词:左翼文学 左翼作家 集体记忆 历史重述 
左联与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制度实践
《人文杂志》2024年第1期88-101,共14页路嘉玮 李跃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史研究”(21&ZD256)。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的重要体现。左联的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与文艺界共同互动的结果,因而其性质是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学性群众组织。其制度文化承袭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与组织形式,在文化上实现了中国...
关键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共产党 文艺制度 
《生活日记》中的“茅盾在新疆”被引量:1
《新文学史料》2023年第4期63-68,共6页李跃力 
1939年3月11日,茅盾等人乘汽车经过鄯善、吐鲁番,翻越天山,来到迪化,开启了他为期一年多的新疆生活。在新疆,茅盾一身数职,忘我工作。他担任新疆学院教育系主任,繁忙的授课和写作之余,还指导学生创作、演出、创办刊物;随后他又兼任新成...
关键词:中苏文化协会 生活日记 茅盾 吐鲁番 建言献策 
文学类文本解读的“术”与“道”——以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为例被引量:1
《榆林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7,共7页李跃力 
文学类文本可以从文字、文章和文学三个维度进行解读,但文学类文本更应从文学维度进行解读。所谓文学维度,按照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的说法,就是从文本的内在有机构成入手,去看文本的复义性,也就是它作为一个多重话语的含蕴性,以及这个文本...
关键词:文本解读 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 
记忆如何重构历史:创造社同人的“创造社”回忆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2期34-42,共9页李跃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史研究”(21&ZD256)的阶段性成果。
创造社同人的“创造社”回忆不仅为创造社研究提供文献史料,其自身也建构了丰富多样的创造社历史,呈现出与集体认同、社会现实、政治话语之间独特的深层互动关系。同人们的创造社回忆常常以陈述“真相”的名义介入文学论争,相互补充相...
关键词:创造社 “创造社”回忆 “重构主义” 集体认同 历史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