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科

作品数:8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沉水植物网床海藻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科学》《上海环境科学》《应用生态学报》《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富营养化河道引清渐推生态修复工程模式研究被引量:2
《生态科学》2017年第4期128-136,共9页陶燕东 康银花 吴建勇 温文科 邵留 于克锋 何培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2172);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项目(2008ZX07101-012);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2ZR1444900);上海海洋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A10209)
2014年2月10日至3月28日对滴水湖外围中涟河道实施以引清调水引导的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工程,从临近的D港引入清水快速提高水体透明度,然后移栽苦草(Vallisnerianatans)、伊乐藻(Elodea nuttalii)、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pectinatus)等沉...
关键词:引清渐推 滴水湖 河道 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种植方式对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湿地科学》2015年第5期602-608,共7页吴建勇 温文科 吴海龙 邵留 霍元子 于克峰 陶燕东 何培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项目(2008ZX07101-012);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939191200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ZR1444900)资助
针对可调式沉水网床种植沉水植物存活率低的问题,研究了捆绑式网床、粘扣式网床和网箱3种种植方式对3种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捆绑式网床种植的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水盾草(Cabomba sp.)和轮叶黑藻(Hydrilla ...
关键词:可调式网床 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沉水植物 
悬浮泥沙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对亚洲苦草(Valisneria natans)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
《生态科学》2015年第4期1-8,共8页吴建勇 温文科 邵留 于克锋 胡忠军 陶燕东 何培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09DZ1200903);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2ZR1444900)
光照强度是沉水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采用Clark型氧电极研究了悬浮泥沙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共同作用对亚洲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将亚洲苦草种植于添加不同浓度悬浮泥沙(0.1、0.2、0.5、1.0 g...
关键词:亚洲苦草 悬浮泥沙 斜生栅藻 光合放氧速率 
里塘河亚洲苦草分布特点及光照因子影响分析被引量:2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897-903,共7页温文科 邵留 吴建勇 于克锋 胡忠军 何培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09DZ1200903);国家水专项课题(2008ZX07101-012-03-03)
2012年对上海市临港新城里塘河水体状况和亚洲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分布特点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亚洲苦草生长及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里塘河透明度为80~100 cm,苦草生物量按生长在水深20~30 cm、30~60...
关键词:亚洲苦草 光照强度 光合放氧速率 退化 
可调式沉水植物网床净化河道中水质的效果——以苏州市贡湖金墅港断头浜为例被引量:11
《湿地科学》2014年第6期777-783,共7页吴建勇 温文科 吴海龙 王阳阳 邵留 霍元子 于克锋 何培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项目(2008ZX07101-01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9391912000);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应用基础研究项目(09DZ1200903);上海市水生生物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S30701)资助
基于可调式沉水植物网床技术,对江苏省苏州市贡湖金墅港断头浜河水进行了净化水质的生态工程修复实验,监测了修复前、后的水质指标(NO3^-—N、NO2^-—N、PO4^3-—P、DO、NH4^+—N、TN、TP和CODMn的含量及透明度),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
关键词:断头浜 水质 富营养化 可调式沉水植物网床 生态修复 
可调式沉水植被网床对泥沙型富营养化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研究被引量:4
《生态科学》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康银花 何培民 李娟英 吴海龙 温文科 邵留 张饮江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09DZ1200903)
分别采用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2种可调式沉水植被网床对临港新城环湖流动泥沙型河道进行修复,通过4个月连续跟踪测定修复河道总氮(T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 沉水植物 泥沙型河道 氮磷吸收 生态修复 
上海市农村富营养化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研究被引量:1
《上海环境科学》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杜霞 何文辉 邵留 于克锋 康银花 吴海龙 温文科 霍元子 何培民 
上海市科委项目(编号:09391912000和09DZ200903);国家水专项课题(编号:2008ZX07101-012-03-03)资助
用食藻虫引导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对上海市临港新城果园镇里塘河道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工程治理和生态修复,辅以种植沉水植物,采取开放式生态修复和治理。每月水质跟踪检测结果表明:该工程治理方法具有显著生态修复效果,水质得...
关键词:里塘河 生态修复 食藻虫 沉水植物 水质 上海市 
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网床对河道水质的修复被引量:7
《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第9期2580-2586,共7页吴海龙 霍元子 邵留 王阳阳 于克锋 何培民 温文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项目(2008ZX07101-012)资助
在太湖贡湖水源保护区陆域的一条长约200 m的污染河道内构建了一系列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网床,形成了以菊花草、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菹草等沉水植物构成的水生植物群落;跟踪监测了总氮(TN)、铵态氮(NH4+-N)、亚硝态氮(NO2--N)、硝态...
关键词:富营养化 沉水植物 种植床 生物修复 太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