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洋

作品数:24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家族维权行动生态危机集体行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哲》《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安徽农业科学》《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依法抗争”的效力与边界——兼议农民抗争研究的走向被引量:4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期166-173,共8页王军洋 金太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09);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卓越博士培养计划"项目
"依法抗争"是欧博文和李连江教授基于1990年代中国农民减税斗争提出的一个解释框架,主要是指代农民群体在国家纵向政治分化的基础上借助对中央政策的了解来抵制基层政府额外的税费摊派行为,因为其出色的解释力而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学术影...
关键词:依法抗争 工具性运用 社会变迁 减税斗争 行动剧目 
政府行为选择与市场逆淘汰——为什么欠发达地区更会出现污染聚集现象?被引量:5
《人文杂志》2015年第11期102-110,共9页王军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十二五’时期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0zd&009);留学基金委员会(CSC)资助(2014-2015)
污染型产业为什么会在欠发达地区形成聚集,或者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欠发达地区政府为什么更为偏好污染型企业?研究发现,除却欠发达地区先天性的发展禀赋原因外,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人为因素。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客观上为政府提供了充足的寻...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污染企业 政府偏好 市场逆淘汰 治理对策 
“法”、“力”和“理”:当下抗争剧目研究的主要路径评析被引量:4
《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21-28,共8页王军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十二五’时期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0zd&009);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2014-2015);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卓越博士培养计划"项目
学界对于农民抗争策略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依赖于国家力量的"依法抗争"、依赖于行动者自身的"依力抗争"和依赖于社会关注的"依理抗争"三个分析路径,每一个路径在解释抗争事件的同时也内在预设了前提条件,比如"依法抗争"中的"有利之法"...
关键词:依法抗争 依力抗争 策略选择 影响因素 
功能与限界:作为一种网络政治媒介的政务微博被引量:3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9-25,共7页王军洋 李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00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Z043)
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政治媒介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公民包括要求、支持和抵抗在内的政治参与,但研究表明,网络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集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上,而难以在政策制定上发挥作用。究其原因,除却公民意见输入与政府行为之间有效...
关键词:政务微博 政治系统 科层解制 回应性 
稳定的逻辑:社会状态的政治区隔与类型演化被引量:4
《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3期87-94,共8页王军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0zd&009);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2014~2015)
社会骚乱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讲,是社会深层次矛盾所导致的不稳定问题的一种外化。如果以经济发展和公民满意两个维度对社会状态做四类划分,稳定状态可以分为依赖于强力政治控制的僵化性稳定和凭借政治结构优化而实现的开放性稳定两种,不...
关键词:社会稳定 社会骚乱 合法性 有效性 政治发展 
公民网络公共参与的行为逻辑探究被引量:11
《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3期156-164,共9页金太军 杨书房 王军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D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1ZDAXM014);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跨学科学术工作坊基金项目(CCPDS-FudanNDKT13039)
在现实政治表达渠道不畅与虚拟参与成本较低的联合作用下,网络成为公民实现公共参与的现实选择,而网络公共参与在改进参与条件的同时,其"事件性"参与特征所形成的"爆炸性"增量对网络社会运行形成了相当的压力。因此,网络社会的稳定在相...
关键词:网络公共参与 网络群体 事件关联 行为理性 体制化 
现象、弊端、根源与治理:农村选举中的家族拉票行为——基于鲁西南×村的经验调查被引量:1
《领导科学》2014年第01Z期24-26,共3页王军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zd&009)的阶段性成果
村民自治以来,参选人拉票现象开始以各种形式在村庄选举中出现,并且在实际运作中与农村复兴势力——家族相互交织,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农村政治、推动村民民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诸如非法拉票、拉票目的狭隘以及压制少数群体的问题。就其...
关键词:村民自治 拉票 家族 治理对策 
家族集体行动的逻辑——以村民选举参与为主要分析语境被引量:3
《文史哲》2013年第6期131-145,165,共15页王军洋 金太军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公民社会视野下乡村社区治理路径研究--基于苏南;苏中;苏北的比较分析"(2011ZDAXM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0ZD&009)的支持成果
家族作为一个传统性组织能否在现代语境下组织起集体行动来,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内向的家族利益结构、血缘式的社会资本以及乡村空间的萎缩,在客观上为家族利益的聚合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在此环境中,家族可以按照自身的逻辑组...
关键词:家族 利益 集体行动 村庄选举 
权变抗争:农民维权行动的一个解释框架——以生态危机为主要分析语境被引量:15
《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16-27,共12页王军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zd&009);2013年度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转型;冲突与公共治理"跨学科学术工作坊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CPDS-FudanNDKT13039)的阶段性成果
农民维权抗争的复杂程度绝非是"依法抗争"、"依理抗争"或者"依势抗争"单一抗争解释所能概括得了的,抗争的真实图景往往是行动者在权变考量自身状况与政治情境之后所采取的综合行动的结果。而在这一行动过程中,以实现利益诉求为主要目标...
关键词:权变抗争 农民维权 政治空间 生态危机 应对思路 
论生态危机中农民维权行动的权变取向被引量:3
《学习论坛》2012年第6期50-53,共4页张劲松 王军洋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型政府职能及制度创新研究"(2009JJD840015);"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型区域(苏南)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苏州市环保局2011年资助项目"苏州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农村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因维权环境的复杂化与农民弱势身份的现实,农民最终在维权行动中会选择权变方式。农民借助对自身状况与维权的社会生态之对比的权衡来权变地采取各种维权策略,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但是,这种...
关键词:生态危机 农民维权 权变取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