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家涛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血红蛋白红细胞硫酸铵乙酰半胱氨酸出气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实验技术与管理》《中国激光医学杂志》《创伤外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新型血红蛋白携氧载体OC33抗猪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性研究
《创伤外科杂志》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臧家涛 李涛 田昆仑 朱娱 蓝丹 彭小勇 刘良明 
目的 明确新型血红蛋白携氧载体OC33是否具有抗猪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无特定病原(specified—pathogensfree,SPF)级小香猪,雌雄各半,8~10月龄,体重25~30kg。制备50%失血量重度失血性休克猪模型,随机分为乳酸林格式液组...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携氧载体 红细胞 血红蛋白 动物模型 
癸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非变性蛋白质分子量的适用性鉴定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第4期55-58,61,共5页臧家涛 徐竞 李东红 刘建仓 刘良明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2005CB522601)
目的:鉴定癸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ecS-PAGE)是否适于分析非变性蛋白质的分子量。方法:以不同SDecS-PAGE凝胶、电泳缓冲液分析5种非变性标准分子量蛋白质,观察蛋白质亚基解离情况,测定分子量对数值(log Mr)与迁移率x之间的相...
关键词:癸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非变性蛋白质 分子量测定 SDecS-PAGE 
复合生物微粒止血性能的评价被引量:1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年第6期1141-1144,共4页李东红 高华 臧家涛 刁俊林 刘建仓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课题(SKLZZ200812)
以壳聚糖、海藻酸钠和胶原蛋白为基质,采用乳化交联技术将其制成一种结构疏松的复合微粒(CP),然后浸入氨甲环酸水溶液中,经冷冻干燥后得到载氨甲环酸复合微粒(TACP)。以速效止血粉为对照,采用兔的肝、脾破裂出血模型,考察CP和TACP的止...
关键词:复合微粒 氨甲环酸 速效止血粉 止血性能 
一种安全高效的血红蛋白纯化方法被引量:4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第11期69-74,共6页臧家涛 刘建仓 徐竞 李东红 刘良明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5CB522601)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大量制备的,安全、高效的血红蛋白纯化方法。方法:将压积红细胞装入透析袋,以含有还原剂的Tris缓冲液透析破碎,破碎的上清经两级硫酸铵沉淀后透析至上样缓冲体系,离心后取上清即得血红蛋白提取液;红细胞提取液通过...
关键词:血红蛋白 阴离子交换层析 硫酸铵沉淀 纯化 
可降解复合粉的制备及其急性毒性评价
《中国海洋药物》2011年第5期39-43,共5页李东红 刁俊林 臧家涛 高华 刘建仓 
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SKLZZ200812)
目的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和胶原蛋白制备一种复合微粒并评价其安全性能。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技术混合以上几种材料制成一种结构疏松的复合微粒;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在模拟体液中测定其吸水率;MTT...
关键词:壳聚糖 海藻酸钠 胶原蛋白 毒性 
白介素-1β通过改变PKC、Rho激酶活性调节家兔内毒素休克后肠系膜上动脉钙敏感性被引量:4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221-224,共4页梁家林 贺教江 臧家涛 朱娱 刘良明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625037)~~
目的观察在内毒素休克及白介素-1β介导家兔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钙敏感性改变中SMA PKC、Rho激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家兔96只,雌雄不拘,分为两实验大组:①内毒素休克组(包括5小组:正常对照组、LPS 30 mi...
关键词:内毒素休克 白介素-1Β 钙失敏 PKC RHO激酶 
光敏剂叶酸-卟啉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靶向性和光动力活性被引量:1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0年第5期273-277,336,共6页李东红 刁俊林 刘建仓 臧家涛 
目的评价光敏剂卟啉Ⅰ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肿瘤靶向性和光动力活性。方法采用荧光测定法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宫颈癌HeLa细胞对卟啉Ⅰ的吞噬作用;采用MTT试验观察卟啉Ⅰ在有或无光照条件下对人正常肝L-02细胞、肺腺癌A549细胞和宫...
关键词:叶酸-卟啉 HELA细胞株 肿瘤靶向性 光动力活性 
应用DNA shuffling及T7噬菌体展示技术定向进化并筛选鉴定sCD74突变体被引量:2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694-697,共4页臧家涛 李淑慧 李鹏 陈安 胡川闽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7BB5069);第三军医大学青年研究基金(XG200512)~~
目的利用DNA shuffling技术,结合T7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定向进化MIF受体sCD74,以获得高亲和力突变体基因。方法定点突变的牛、小鼠、人CD74胞外同源区基因以DNaseⅠ消化,回收25—50bp片段进行DNA shuffling;将500bp shuffling产物...
关键词:DNA SHUFFLING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CD74 噬菌体展示技术 MHC Ⅱ恒定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