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芝华

作品数:28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震颤性麻痹基因治疗帕金森病脑内单胺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生理学报》《神经解剖学杂志》《Zoological Research》《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灵长类动物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李向东 惠国桢 吴智远 刘天津 蒋芝华 郭礼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132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1170)
目的 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恒河猴脊髓半切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脊髓半切损伤制作恒河猴脊髓损伤模型,同时移植人羊膜上皮细胞或转染BDNF的羊膜上皮细胞,于损伤后70d行荧光金注入脊髓损伤下方4cm处,损伤后80d观察实验动物的...
关键词:人羊膜上皮细胞 脊髓损伤 恒河猴 移植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功能显像诊断及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医学研究通讯》2002年第6期2-6,共5页陈生弟 刘振国 赵迎春 陈先文 郑仲承 周长福 朱承谟 翁中芳 许德华 蒋芝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后"计划资助项目;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学基金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提高临床的正确诊断及其探索基因治疗。方法和结果MTT法、末端标记法(TUNEL)、流式细胞仪(FCM)、电镜、DNA电泳、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显示MPP^+致使MES23.5细胞活力显著减低,线粒体膜电势(△m...
关键词:帕金森病 发病机制 功能显像 基因治疗 PD 多巴胺 
许旺细胞培养液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促生长作用被引量:3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9年第2期92-95,共4页张明广 江澄川 周长福 蒋芝华 
目的;研究许旺细胞能否促进离体多巴胺神经元存活和生长。方法;取生后2-3d Sprague Dawley大鼠周围神经,培养获得SC,换以N-2培养液培养2d,收集作为SC培养液,取胎龄14dSD大鼠中脑腹和SC培养液...
关键词:许旺细胞 多巴胺神经元 震颤麻痹 神经营养因子 
帕金森病鼠的行为和免疫组化及脑微透析的研究被引量: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265-268,共4页赵迎春 刘振国 陈生弟 余慧贞 蒋芝华 周长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70261);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后计划(94QMH1402)资助课题
应用6-羟多巴胺(6-OHDA)损毁 SD 大鼠单侧黑质制备偏侧帕金森病(PD)鼠模型。3周后根据药物诱发试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证实模型制作成功。并用脑微透析技术结合 HPLC-ECD 在体检测 PD 鼠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结果:82只...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 免疫组织化学 脑微透析 多巴胺 
大鼠脑内移植雪旺细胞诱导多巴胺能神经纤维定向长距离再生被引量:4
《科学通报》1998年第8期850-855,共6页蒋芝华 谢志冈 严恒林 倪紫美 周长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392 30 140 )资助项目
将培养的外周雪旺细胞 (SC)移植到实验性帕金森病 (PD)鼠的纹状体 ,观察外周SC能否诱导PD鼠脑内多巴胺 (DA)能神经再生 .经荧光标记追踪、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LNGFr)和酪氨酸羟化酶 (TH)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明 :被移植的外周SC ,...
关键词:雪旺细胞 移植 神经再生 多巴胺 中枢神经损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基因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帕金森病的基因表达被引量:1
《中华医学杂志》1998年第11期868-869,共2页赵迎春 刘振国 陈生弟 余慧贞 曹蕾 郑仲承 刘新垣 蒋芝华 周长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青年人才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青年科技启明星后计划
脑内移植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帕金森病(PD)基因治疗的新疗法。目前已成功地将转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原代肌细胞等移植于PD大鼠[1]。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转...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 RT-PCR 转基因细胞移植 基因治疗 
转基因成肌细胞脑内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1998年第1期16-16,共1页赵迎春 刘振国 陈生弟 余慧贞 曹蕾 郑仲承 刘新垣 蒋芝华 周长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947Q261;卫生部优秀青年人才专项基金!No94AQ24;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后计划!No.94QMH1402
为评价转鼠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的成肌细胞脑内移植对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应用6-羟多巴胺损毁SD大鼠单侧黑质制备偏侧帕金森病臣模型。模型稳定必个月后,移植转TH基因的成肌细胞(n=2...
关键词:帕金森病 基因治疗 转基因 成肌细胞 多巴胺 
转基因成肌细胞脑内移植后帕金森病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变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年第1期51-51,共1页赵迎春 刘振国 陈生弟 余慧贞 曹蕾 郑仲承 刘新垣 蒋芝华 周长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优秀青年人才专项基金;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
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30~250克,用6-羟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损毁大鼠右侧黑质制备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模型建立三周后,用阿朴吗啡(APO)诱发大鼠向左侧(未损伤侧)旋转...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 纹状体 多巴胺 转基因 成肌细胞移植 
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行为、免疫组化和脑微透析的实验研究
《临床神经科学》1997年第3期148-152,共5页赵迎春 刘振国 陈生弟 余慧贞 蒋芝华 周长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70261); 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后计划(94QMH1402)
评价6-羟多巴胺(6-OHDA)损毁大鼠单侧黑质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应用6-羟多巴胺损毁SD大鼠单侧黑质制备偏侧PD鼠模型。3周后根据药物诱发试验,TH免疫组化证实模型制作成功。进一步用脑微透析技术结合HPLC-ECD在体检测PD鼠纹状体...
关键词:震颤麻痹 动物模型 旋转行为 免疫组化 微透析 
外源性TH基因在帕金森氏病鼠脑内的表达──行为和TH免疫组化的研究被引量:1
《生理学报》1997年第2期141-145,共5页蒋芝华 倪紫美 周长福 曹蕾 郑仲承 刘新垣 赵迎春 陈生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30140
用成年大鼠75只,给右侧黑质区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损毁黑质多巴胶能神经元,制备偏侧帕金森氏病(PD)鼠模型。四周后,注射阿朴吗啡(APO)诱发大鼠向左侧旋转。旋转数为每分钟7次以上的35只PD鼠作实验用。其中实验组15只...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 基因治疗 酪氨酸羟化酶 基因表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