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贞

作品数:16被引量:9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增雨积云降水夏季新一代天气雷达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热带气象学报》《气象》《福建气象》《应用气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福州市一次典型大雾天气的空气污染过程的天气条件分析
《福建气象》2005年第3期32-36,共5页朱艳萍 江晓南 郑淑贞 
1引言 城市空气污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它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与污染源排放进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多少有关;二是取决于城市上空的行星边界层大气对污染物稀释扩散能力有关。就某一城市某一时段而言,城市各污染物排放总量除...
关键词:城市空气污染 天气条件 污染过程 大雾天气 污染物排放总量 福州市 扩散能力 污染源排放 
2002.6.12厦门市人工增雨作业分析
《福建气象》2003年第6期17-19,共3页魏锦成 何歆 郑淑贞 郑仙照 
1旱情和人工增雨概况 1.1旱情 2001年9月以来,福建闽西、闽南降雨量比历史同期明显减少,造成溪河径流锐减,水库蓄水量减少;2002年前汛期后期(6月10日),虽然闽中、闽北暴雨频频,洪水泛滥,但闽南的厦门市同安、集美、杏林区...
关键词:人工增雨 厦门市 作业分析 水库蓄水量 地下水位 前汛期 降水量 杏林区 
2002年5月闽南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
《福建气象》2003年第4期11-14,24,共5页林长城 陈坤林 苏明胜 蔡义勇 郑淑贞 苏卫东 高朝拔 
1旱情情况 2002年春季福建省沿海一带干旱严重,其中漳州市的诏安县自去年9月21日至今年5月9日连续234天无明显降水过程,与同一时期的历史平均雨量相比偏少80%,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夏特旱,全县受旱面积达56万亩,其中...
关键词:人工增雨作业 效果分析 闽南 连续干旱 工农业生产 降水过程 受旱面积 总降水量 
进一步开拓我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福建气象》2003年第5期40-42,共3页郭正明 曾光平 郑淑贞 
我国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始于1956年,至今近半个世纪,几经曲折。中国气象局根据我国抗旱减灾特点要求,总结历年经验教训,在广泛听取广大科技人员建议后制定《关于当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原则意见》。自此,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走向健康...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中国气象局 抗旱减灾 科技人员 气象部门 国民经济 人工增雨 
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的福建夏季对流云特征被引量:20
《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第b03期180-186,共7页陈秋萍 冯晋勤 陈冰 曾光平 隋平 郑淑贞 冯宏芳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96 90 8 0 7);福建省科技厅资助。
20 0 1年和 2 0 0 2年 7~ 9月利用福建省建阳市和龙岩市二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对福建夏季对流云进行系统的观测。通过对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实例分析得到 :不同类型福建夏季对流云的生命史、尺度、强度等特征 ;多单体合并对流云液态水总...
关键词:天气雷达观测 福建 夏季 观测资料 统计分析 降水 液态水含量 对流云 
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人工增雨中应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第b03期187-192,共6页陈冰 张深寿 冯晋勤 曾光平 郑淑贞 隋平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90807);福建省科技厅资助。
利用CINRAD配合常规天气分析 ,对福建省 2 0 0 2年上半年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作业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CINRAD的应用不仅使人工增雨科学性提高 。
关键词:天气雷达 人工增雨作业 作业效果 天气分析 CINRAD 回波特征 液态含水量  
南方夏旱期积云含水量和降水效率的云模式估算被引量:9
《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第b03期99-109,共11页郑淑贞 冯玲 曾光平 
科技攻关项目 ( 96 90 8 0 7) ;( 2 0 0 1BA6 10A 0 6 0 1);福建省科技厅资助
在胡志晋二维对流云模式的物理框架上增加了对整块积云的含水量、地面降水量、降水效率的估算部分。改进后的模式模拟了福建夏旱期 37个降水个例 ,并估算出南方夏旱期冷云、混合云和暖云的含水量、地面降水、降水效率 ,其结果与湖南积...
关键词:二维对流云模式 积云 含水量 降水效率 夏季 人工影响作业 
前汛期福建地区GMS-5红外云图的亮温度与地面雨强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热带气象学报》2003年第1期67-72,共6页林长城 张长安 林忠敏 林祥明 谢怡芳 郑淑贞 
福建省气象局1998年科研项目资助
利用1998年和1999年前汛期GMS-5红外云图探讨亮温度与地面雨强关系。结果表明:地面雨强随着亮温度降低,降水强度逐渐加大,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增多;在低温区利用多点采样法确定雨量站上空的亮温度值优于单点;前汛期福建地区强降水亮温度阈...
关键词:福建地区 红外云图 亮温度 降水强度 前汛期 
利用雷达回波资料对夏季对流云降水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8
《应用气象学报》2002年第3期339-346,共8页陈秋萍 曾光平 冯宏芳 隋平 郑淑贞 
福建省科技厅支持的重大科研项目
20 0 0年 7~ 9月在福建省建阳气象雷达站利用“71 3 C”数字化雷达完整地观测到 1 0 1块对流云生成、发展、消亡过程。通过对这些资料分析 ,探讨夏季对流云降水机制。分析表明 :夏季对流云中初始回波出现在 0℃层以下 ,单体对流云占 8...
关键词:雷达回波 对流云 降水机制 人工催化 
闽北前汛期短时强降水与雷达回波特征被引量:23
《气象》2001年第8期52-55,F002,共5页陈秋萍 黄东兴 余建华 祖基煊 郑淑贞 
通过对 1 982~ 1 996年福建北部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地形在暴雨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对雷达监测暴雨及短时预报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暴雨 短时强降水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福建 前汛期 时空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