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利

作品数:13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社区参与社会管理处分主义辩论主义国家干预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社会科学》《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前沿》《法制与社会》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平、效益与和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法律价值及其实现被引量:7
《理论月刊》2015年第4期151-155,共5页栗明 吴萍 陈吉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820028);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14FX05);江西生态法律研究中心2013年课题:社区参与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基金项目(DHXW1109)
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的内在要求。从价值论角度考察,社区居民的参与有助于真正体现生态补偿中的"分配正义",通过参与意识的培养、机会的提供、利益的分享、能力的提升可实现居民的有效参与;社区居民的参与有助于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全...
关键词:社区参与 公平 效益 和谐 生态旅游 
社会管理社区化:实践困境与完善思路被引量:2
《前沿》2011年第21期129-131,共3页陈吉利 郑太发 
在观念多元、结构复杂、利益分化、流动频繁、风险骤增的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社区化是提升现代社会管理合法性和实效性的微观基础。我国当前的社区化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如社区主体地位不彰、居民协商不善、社区与政府关系非法制化等问题...
关键词:社会管理 社区 困境 制度完善 
从生态中心主义回归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社区参与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环境伦理观基础被引量:6
《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87-90,共4页栗明 陈吉利 吴萍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FX044)
人们总是把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生态危机根源于一种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解决生态问题的重任只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才能完成。建立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之上的生态补偿的关键是引入社区参与机制,真正从广...
关键词:生态中心主义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补偿 社区参与 
论诉讼欺诈的法律定性及其刑法规制被引量:2
《理论月刊》2011年第4期110-113,共4页栗明 陈吉利 吴萍 
对诉讼欺诈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法律应对取决于所处的价值立场。诉讼欺诈受害人的视角,强调对权利的保护;法院的视角,则强调在程序法治主义制度框架内,有效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由于我国现行刑法缺少诉讼欺诈的指导观念,在现行法律架构...
关键词:诉讼欺诈 受害人 法院 刑法规制 
“天人一体”观念下儒家“孝悌”与“仁”的关系
《开封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7-19,共3页陈吉利 卢慧勇 
在古代中国的哲人心中,"仁"具有宇宙本体论的意义,中庸是终极性的实践原则。人的成圣过程是在日常人伦中践行中和之道。家庭是最初的生活,孝悌自然构成行仁的实践起点。
关键词:天人一体 孝悌  
论诱惑侦查之证据的运用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5期185-186,共2页栗明 陈吉利 
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基金项目"诱惑侦查与人权保障的平衡"(DHXW0813)成果
本文探讨了诱惑侦查之证据在取证、举证、质证、认证四个司法证明环节的合法性要求,认为诱惑侦查人员取证应遵守行为适度性原则,对于"侦查陷阱"的抗辩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建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关键词:诱惑侦查举证责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诉讼理念分析及完善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9期147-149,共3页栗明 陈吉利 
缺席审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诉讼模式和诉讼理念取向。本文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缺席审判制度所依存的辩论主义、平等主义、处分主义与程序公正等现代民事诉讼理念的差异,并从这一根源上检讨我国现行缺席审判...
关键词:缺席审判 诉讼理念 辩论主义 平等主义 处分主义 程序公正 
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诉讼理念分析及完善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1期154-155,共2页栗明 陈吉利 
缺席审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诉讼模式和诉讼理念取向。本文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缺席审判制度所依存的辩论主义、平等主义、处分主义与程序公正等现代民事诉讼理念的差异,并从这一根源上检讨我国现行缺席审判...
关键词:民事 缺席审判制度 诉讼理念 完善建议 诉讼模式 其他国家 平等主义 处分主义 程序公正 辩论主义 比较法 视角 缺陷 取向 检讨 程度 差异 
简议杨墨的功利境界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341-343,共3页周春鹏 陈吉利 
依冯友兰先生的四境界说,杨朱"重生"、墨家"兼爱"都是功利境界。但透过儒家对二者的批评,二者在实现"为我"目的上路径各异。杨朱"重生"是极端的自利,逻辑幼稚且没有现实性。墨家与儒家有内在逻辑和境界之别,但作为一种社会理论时,都面...
关键词:杨朱 墨予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转向专制主义的逻辑被引量:1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30-33,共4页陈吉利 
先秦儒家从伦理政治转换为专制主义有三种逻辑,孔子遵礼而肯认礼所体现的专制王权;孟子思想中潜含对专制王权的否定,但孟子将君主作为既成事实完成了统治价值向不忍人之政的转换;荀子从人性恶出发,逻辑完整地得出专制主义,成为后世专制...
关键词:先秦儒家 伦理政治 专制主义 外在权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