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群

作品数:104被引量:46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和谐文化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及其治理转向被引量:22
《图书馆论坛》2022年第11期24-32,共9页何晓龙 韩美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1&ZD00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及其破解研究”(项目编号:202210101)研究成果。
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以来,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发生巨大变化。乡村交通设施网络完善缩小了文化空间距离,乡村流动社会的文化空间融合,农民混合型家计生活模式的文化需要空间扩展,基层政府政策叠加效应的文化空间元素植入...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新公共文化空间 空间壁垒 乡村振兴 供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
《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第10期64-65,共2页韩美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担负着更为艰巨的文化使命,今后我们要重视文化传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重视文化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重视文明互鉴,推动建构世界新型文明秩序。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文化使命 文化传承 文明秩序 文明互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 
项目进村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善治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利益再分配的视角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2年第9期54-61,共8页韩美群 何晓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理路研究”(19AKS020)阶段成果。
项目进村是推动民族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推手,也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学界关于项目进村中的乡村治理研究,大多关注项目“从公到私”的利益分配格局,而忽视实践操竹中利益分配“由...
关键词:项目进村 利益再分配 逆向治理 善治 
乡村产业振兴中创业型村干部的行为逻辑研究--基于东部S乡镇的调查被引量:1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69-76,共8页何晓龙 韩美群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1&ZD003)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具有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能力的村干部,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基础和关键保障。随着村庄治理事务转换、产业项目密集下乡和村干部结构优化需要,基层政府吸纳具备村庄内部人资格、创业经验丰富等优势特征的富...
关键词:乡村产业振兴 创业型村干部 共同富裕 合作社 
项目进村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善治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利益再分配的视角被引量:5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81-89,共9页韩美群 何晓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理路研究”(19AKS020)阶段成果。
项目进村是推动民族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推手,也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学界关于项目进村中的乡村治理研究,大多关注项目“从公到私”的利益分配格局,而忽视实践操作中利益分配“由...
关键词:项目进村 利益再分配 逆向治理 善治 
马克思关于精神财富的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15-16,共2页韩美群 张婷婷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绝对精神”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的精神财富思想的生成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在完成对黑格尔唯理论和理性主义的肃清以及对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的超越的同时,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财...
关键词:抽象的人 古典政治经济学 费尔巴哈 批判与超越 精神财富 财富观 黑格尔 唯理论 
马克思关于精神财富的思想及其当代发展被引量:2
《理论与评论》2022年第1期12-23,共12页韩美群 张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研究”(21&ZD003)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揭示了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财富生产导致人的现实关系异化、人的精神劳动和肉体劳动分离等困境,并从现实的人、异化劳动、社会分工、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关系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精神财富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 精神财富 美好生活 共同富裕 
近二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65-74,184,共11页韩美群 周小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理路研究”(19AKS0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110101)。
发展数字经济和加快数字化发展,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推动国家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作出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承 研究综述 
“汉川善书”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探析
《长江论坛》2021年第6期89-96,共8页易欢欢 韩美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理路研究”(项目批准号:19AKS020)。
“汉川善书”是传统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浓厚乡土情节和深厚人文内涵,具有独特的传承逻辑与历史文化价值。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汉川善书”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日渐衰落,其活态传...
关键词:“汉川善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乡村文化振兴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超越性管窥--基于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批判的再批判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35-44,共10页韩美群 易欢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研究”(21&ZD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理路研究”(19AKS020)。
劳动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枢纽,贯穿于马克思的思想始终。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进行了尖锐批判,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从阿伦特批判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二分性”与“自然的非自然增长”两个角度可以看出,阿伦特在批判马克思...
关键词:劳动理论 马克思 阿伦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