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刚

作品数:120被引量:123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探针杂交技术营养盐寡核苷酸中肋骨条藻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科学进展》《水生生物学报》《高技术通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近海营养盐结构失衡与磷消耗问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海洋科学》2023年第8期75-89,共15页冉祥滨 韦钦胜 于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6048,41930862,42149902)。
近海的生态环境问题态势严峻。在机制上,普遍认为富营养化是导致近海环境恶化的主导因子,但实际上,营养盐的结构失衡对近海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可能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营养盐结构失衡的主导因素和机制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近海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环境变化 关键过程 营养盐结构失衡 磷消耗 
做国家迈向深蓝的中流柱
《瞭望》2022年第44期33-35,共3页萧海川 于志刚 
“人有我优”是更深厚的特色,西海岸校区建成后,将为中国海洋大学问鼎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重大战略保障。未来,中国海洋大学将拥有自己的靠泊码头与入海通道,实现海洋类高校与大海零距离相处.
关键词:中国海洋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战略保障 零距离 海洋类高校 人有我优 问鼎 
活体底栖有孔虫鉴别方法及其应用
《地球科学进展》2021年第12期1247-1257,共11页张涵 许博超 郭肖伊 张晓洁 于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核素示踪海底地下水排放对长江口外低氧形成的贡献”(编号:41876075);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有孔虫壳体Mn/Ca比值对长江口季节性低氧现象的指示研究”(编号:201961012)资助。
活体底栖有孔虫在底栖生态系统的环境指示研究等诸多研究领域都极具应用价值,但如何准确快速有效地识别活体有孔虫具有挑战性。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多种方法用于识别活体底栖有孔虫。在调研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
关键词:活体底栖有孔虫 虎红染色法 荧光探针法 三磷酸腺苷分析法 超显微结构法 
生物硅组成及对硅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海洋科学进展》2020年第1期11-20,共10页臧家业 王昊 刘军 于志刚 吴念 冉祥滨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束星北青年学者基金(2017S03)和黄河口潮滩湿地硅的固定与产出及其对河口输送硅的贡献(2017Q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陆源生物硅在长江口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研究(41776089)。
硅元素深刻影响着地表物质循环,是地表过程、陆海相互作用和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元素之一。在已有的陆-海生物硅研究中,大多数没有考虑生物硅组成在区域硅循环中的作用,因此开展不同来源与组成生物硅参与下的地表与陆-海硅循环研究是...
关键词:生物硅 组成 植硅体 硅循环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不同铁浓度处理下玛氏骨条藻内参基因的筛选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20年第2期124-133,共10页张梅 邢永泽 甄毓 米铁柱 于志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404402);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02)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是定量分析基因表达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对准确分析目的基因表达水平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不同铁浓度培养条件下的玛氏骨条藻为材料,定量分析Cytb、EF-1α、HPRT、UBC、GAPDH、β-actin以及β-tubulin ...
关键词:铁处理 玛氏骨条藻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改性粘土对球形棕囊藻的消除研究被引量:2
《海洋与湖沼》2019年第1期100-105,共6页邱丽霞 俞志明 宋秀贤 贺立燕 曹西华 于志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404300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6119号;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2016ASKJ02-3号;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计划资助;2017ASTCP-OS16号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暴发藻华时多以囊体形态出现,但迄今缺乏囊体消除方法研究。本文在球形棕囊藻藻华暴发水域取样进行实验,比较了原土及不同改性材料制备的改性粘土对囊型球形棕囊藻的消除效果,并考察了水体pH、溶解有机碳...
关键词:改性粘土 球形棕囊藻 消除效率 囊体破碎 
苏北浅滩海底地下水排放及其对海域营养盐通量的贡献被引量:3
《海洋与湖沼》2018年第5期1038-1044,共7页赵世彬 姚庆祯 于志刚 许博超 韦钦胜 南海明 
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02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6075;41876075号
海底地下水排放(SGD)是近海海域的一个重要的营养盐来源。本研究借助多种天然镭同位素对春季苏北浅滩海域的SGD及其携带入海的营养盐通量进行量化评估。研究发现:苏北浅滩海域的^(224)Ra、^(223)Ra和^(226)Ra等镭同位素的浓度水平较高,...
关键词:苏北浅滩  水龄 海底地下水排放(SGD) 营养盐 
2017年春、夏季南黄海西部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浒苔暴发的关系被引量:14
《海洋与湖沼》2018年第5期1045-1053,共9页王俊杰 于志刚 韦钦胜 董明帆 杨福霞 李丹丹 高志梅 姚庆祯 
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02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7YFC1404402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22006号
基于2017年4月、5月、6月和8—9月在南黄海西部海域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分析了春至夏季逐月的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营养盐与浒苔绿潮暴发的关系。结果表明:春至夏季苏北近岸浅水区总体呈现出高温、低盐、高营养盐的特征...
关键词:营养盐 浒苔 苏北近海 南黄海西部 
底栖有孔虫(Florilus decors)壳体微量元素/钙比值的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方法及应用——以长江口外海域为例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18年第10期158-166,共9页南海明 许博超 黄湘通 杨守业 郭肖伊 王飞飞 邱敏志 张晓洁 于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20104001;41521064;41576075);鳌山科技创新计划(2016ASKJ02)
深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的微量元素、同位素测试技术已较为成熟,而河口近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元素微区测试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了一种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法测试取自长江口外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壳体元素/...
关键词:元素原位微区分析 LA-ICP-MS 有孔虫 长江口 
海洋沉积物氨氧化菌群落结构的测序分析被引量:2
《海洋科学》2018年第8期22-29,共8页贺惠 陈阳阳 王勋功 甄毓 米铁柱 于志刚 李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1064;41620104001);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开放课题(KLMEES201601)~~
本文以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特征基因氨单加氧酶(ammonia monooxygenase,AMO)α亚基基因(amoA)为目标基因(~491bp),分别采用克隆文库、454高通量测序和illumina测序技术对其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
关键词:氨氧化细菌 454高通量测序技术 illumina测序技术 克隆文库 沉积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