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彦羚

作品数:28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农村经济》更多>>
发文主题:富民工程农业科技侧记科研教学实效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农村经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江苏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简析被引量:2
《江苏农村经济》2015年第4期60-62,共3页沈建华 阮庆文 储彦羚 刘俊逸 
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是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和村级组织正常发挥职能作用的经济基础,也是实现村民自治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支撑。本世纪以来,江苏苏南地区率先探索、苏中苏北不少地方相继跟进,以创新...
关键词:先行地区 经济发展路径 有效实现形式 城乡一体化 租赁收入 “苏南模式” 新苏南模式 股份合作社 新型城镇化 产业区域 
创新驱动强农路
《江苏农村经济》2014年第2期63-64,共2页储彦羚 
2013年是江苏省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第五年。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省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十项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平台作用,组织全省36家涉农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48个县(市...
关键词:创新驱动 创新推广 农业科技 富民工程 科研教学 现代化工程 科技支撑 农民增收 
桂县强农打造新沂蜜桃产业——中国-新沂第三届赏桃、品桃节在宁举办
《江苏农村经济》2013年第8期9-9,共1页储彦羚 宋洋 
7月13日,新沂市政府与江苏省农科院在宁举办了中国一新沂第三届赏桃、品桃节暨江苏省农科院夏季公众开放日活动。依托省农科院园艺所挂钩实施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项目扶持,新沂创建优质蜜桃基地面积5万亩,其中踢球山区2.7万亩,年...
关键词:桃产业 中国 开放日活动 农科院 富民工程 基地面积 江苏省 市政府 
调优供需 培强载体——江苏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不断强化科技推广服务实效性被引量:4
《江苏农村经济》2013年第2期47-47,共1页储彦羚 
自2009年以来,江苏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对接县(市、区)深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不断强化科教单位与地方、科技与产业、驻村专家与示范户“三个对接”升级,切实增强科技推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构建新时期农业科技进...
关键词:科技推广服务 富民工程 实效性 江苏省 供需 载体 农业科技 2009年 
所村深度合作 打造科技仰徐被引量:1
《江苏农村经济》2012年第9期63-64,共2页储彦羚 
近年来,盐城农科院(沿海所)积极探索的新型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特色村、示范户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科研成果的集成与推广转化的速度,为盐城市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合作 科技 可持续发展 服务模式 示范基地 科研成果 技术支撑 现代农业 
强平台 增服务 创实效——江苏深化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被引量:1
《江苏农村经济》2012年第7期51-53,共3页储彦羚 
近来,全省各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协同对接县农业部门,深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落实科技进村入户,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受到广大农户欢迎——
关键词:富民工程 服务 江苏 农业科技 科研教学 农业部门 增产 农民 
挂县强农绘就富民新风景被引量:1
《江苏农村经济》2011年第12期84-85,共2页储彦羚 沈建华 
打开江苏“三农”近几年的发展篇章,科技创新主旋律跃然而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无疑是其中最为响亮的音符之一。
关键词:富民工程 风景 “三农” 科技创新 主旋律 
创新服务路 实现农民富——镇江农科所科技服务见实效
《江苏农村经济》2011年第11期72-72,共1页储彦羚 张玉军 
今年,镇江农科所把农民专家培训工程、果树植保专业化服务工程、“万山红遍”品牌战略等一系列工作有机融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围绕应时鲜果产业和有机生态农业两大主攻方向,加强“三新”成果示范推广,带领农民走专业化、合...
关键词:农科所 农民 创新服务 科技服务 镇江 有机生态农业 品牌化发展 培训工程 
创新科技入户渠道 填平城乡数字鸿沟——《农家致富》手机报发展浅析被引量:1
《江苏农村经济》2011年第10期42-43,共2页储彦羚 
为化解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难题,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对信息快捷、有效的需求,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依托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契机,整合农业科技信息和专家资源,按照信息分类发送和专家互动服务要求,为全省73个涉农县(市...
关键词:农业科技入户 《农家致富》 手机报 创新 鸿沟 城乡 农业科技信息 农村信息 
“双星”闪耀大蒜村——成玉富驻村科技服务侧记
《江苏农村经济》2011年第5期66-66,共1页储彦羚 
扬州大学园艺专家成玉富扎根大丰市海防村2年来,深入农户开展科技推广,面向市场打造"一村一品",全村及周边的大蒜产业越做越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典型更多更亮。今年,海防村三蒜产值达创2550万元,比去年提升15%,人均收入8500元...
关键词:大蒜产业 科技服务 侧记 驻村 扬州大学 科技推广 一村一品 科技致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