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俐敏

作品数:176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说文解字》会意字汉字字形现代汉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研究》《福建教育》《咬文嚼字》《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形声字声符的特点及其对教材编写与教学的启示
《语文建设》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吕俐敏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延续课题“‘字本位’理论观照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高频字研究”(课题编号:CIFA21066);北京教育学院重点课题“民国语文教育家蒋伯潜、蒋祖怡父子著作整理与研究”(课题编号:ZDGZ2019-06)研究成果。
形声字声符对于正确认写汉字具有重要价值。形声字声符有很多特点,声符在现代汉字中的准确标音能力整体偏弱,部分形声字声符在整字中的位置比较特殊,也有部分声符兼有表意功能。本文在归纳总结形声字声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教材...
关键词:形声字声符 特点 建议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理念引领下的识字教学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11期4-7,共4页吕俐敏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延续课题”“‘字本位’理论观照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高频字研究”(编号CIFA21066);北京教育学院“十四五”学科创新平台“语文学习任务群学科知识研究”(编号XKCXPT0305)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理念是情境性、知识性、主体性,在此理念的引领下,识字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依标靠本,以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自主积累汉字,自主梳理汉字规律的能力为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 情境性 知识性 主体性 
“联系上下文”的教学价值及实践策略
《语文建设》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吕俐敏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延续课题“‘字本位’理论观照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高频字研究”(课题编号:CIFA21066);国家语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汉字分级标准研究”(课题编号:ZDI145-4)阶段性研究成果;北京教育学院“十四五”学科创新平台“语文学习任务群学科知识研究”(课题编号:XKCXPT0305)成果
“联系上下文”的理论基础是语境理论,该理论对于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的性质具有强解释力。“联系上下文”具有较大的教学价值,既可以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独立识字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
关键词:联系上下文 语境 独立识字 提取信息 
咏物诗知识挖掘及教学建议——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为例
《语文建设》2023年第14期11-16,共6页吕俐敏 李贵银 
咏物诗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门类之一,具有“主于一物”“托物寄怀”“物我融合”等鲜明的文体特点。本文通过对咏物诗写作传统、写作特点、艺术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梳理,挖掘咏物诗的知识。以...
关键词:咏物诗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教学建议 
集中识字的学理审视与教学建议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3年第4期15-20,共6页吕俐敏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延续课题“‘字本位’理论观照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高频字研究”(编号:CIFA21066);国家语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汉字分级标准研究”(编号:ZDI14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梳理集中识字的概念源流,对集中识字视角下的教材识字单元做整理,正确理解教材编写传统和当前教学的联系,发现不同识字语料中的汉字规律,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文从字的学习材料,要总结字的规律;字从文的学习材料,要遵循文的规律;词...
关键词:小学语文 集中识字 识字教学 文从字 字从文 词串 
引领学生真正走进现代诗的世界——四年级下册现代诗单元的知识挖掘与教学研究被引量:1
《小学语文》2023年第4期19-25,共7页王漫 吕俐敏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编排了现代诗单元,要求“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从日常观课及课例研究中发现,许多教师对现代诗特点的认识不够准确深入。基于正确理解现代诗的特点,教师可以从形式、手法、形象、情感四个方面,对现...
关键词:现代诗 文体知识 小学现代诗单元 
引领学生步入传统文化的世界——统编教材“精华语料”的梳理与教学研究被引量:1
《小学教学设计》2023年第7期4-7,12,共5页吕俐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重点梳理了课标中精华语料的种类,及其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呈现样态,探讨这部分语料对于学生的学习价值,重点表现在形成中华民族集体文化记忆,对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关键词:传统文化 精华语料 学习价值 教学建议 
疑与惑
《语文教学研究》2023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吕俐敏 
疑、惑是一组同义词,都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且经常连用为“疑惑”一词。从语言经济性的原则出发,从来不可能有一组完全同义的词语出现在语言中。因此,疑、惑虽然是一组同义词,但是“浑言无别,析言义分”,分析来看,疑惑还是有一些微...
关键词:同义词 心理活动 词语 疑惑 
中国
《语文教学研究》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吕俐敏 王珺然 
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写道:“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毛泽东在《菩萨蛮·黄鹤楼》中写道:“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两句诗均提到“中国”。前者,湘娥泪洒斑竹,素女满腔忧愁,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这里的“中...
关键词:一线穿 李凭 素女 《李凭箜篌引》 箜篌 黄鹤楼 菩萨蛮 乐工 
“截止”与“截至”
《语文教学研究》2022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吕俐敏 刘慧英 
“截止”和“截至”是一对近义词,读音也极相近,使用的时候特别容易混淆。如何区分呢?区分,就是通过不同的特点进行区别,最好的方法是比较。从词形看,明显的区别是“止”与“至”。“截”是两个词语的共同语素,表示截断的意思。
关键词:近义词 词形 截止 区别 词语 区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