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学超

作品数:37被引量:9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AL磁控溅射U薄膜U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核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材料导报》《材料保护》《机械工程材料》《原子能科学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子束聚焦特性对束流品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焊接技术》2017年第5期34-38,共5页杨婷婷 王晓波 谢志强 吕学超 窦政平 王贵 
电子束聚焦特性是影响电子束焊接束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焊缝质量影响较大。本文采用束流品质测量系统,在不锈钢材料上研究了不同聚焦特性下电子束能量密度分布及焦斑特性等束流品质特征,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焊缝成形特性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电子束焊接 聚焦特性 束流品质 能量密度分布 
LF6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层表征及耐腐蚀性研究被引量:3
《热加工工艺》2017年第8期185-188,共4页王晓波 全风美 姜云波 李盛和 任毅涛 吕学超 
在LF6铝合金表面制备得到了微弧氧化膜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膜层的微观结构、相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盐雾腐蚀试验和湿热腐蚀试验对防锈铝基体及微弧氧化膜层进行了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LF6铝合金表面制备的微弧氧化膜层主...
关键词:铝合金 微弧氧化 耐腐蚀 
激光深熔焊熔池三维瞬态行为数值模拟被引量:8
《中国激光》2016年第11期88-97,共10页夏胜全 何建军 王巍 吕学超 张彤燕 
考虑熔池蒸气反冲压力、表面张力、热浮力等力学因素和熔池内、外部的对流、辐射等热学过程,采用沿深度方向衰减的旋转高斯体热源简化熔池对激光的吸收,采用流体体积法追踪气/液界面,采用液相体积分数法和焓-孔隙度法分别处理熔化凝固...
关键词:激光技术 三维瞬态模型 流体动力学 深熔焊 振荡 
俄歇电子能谱仪在氧化铜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6年第9期642-645,共4页肖红 李芳芳 陆雷 曾荣光 吕学超 钟永强 
将基体效应修正引入到俄歇电子能谱仪定量分析中,基于Monte Carlo模拟和TPP-2M模型进行了氧化铜样品中各元素背散射因子和非弹性平均自由程的计算,对氧化铜标样在相同条件下重复10次进行俄歇能谱试验。将修正因子引入到氧化铜标样的俄...
关键词:俄歇电子能谱 定量分析 氧化铜 基体效应修正 背散射因子 非弹性平均自由程 
飞秒激光测量微纳材料热物性参量研究进展
《激光技术》2016年第4期506-511,共6页夏胜全 吕学超 王晓波 何建军 王巍 窦政平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微纳尺度下材料的热物性参量测量变得尤为重要。首先介绍了飞秒激光测量微纳尺度下材料热物性参量的基本原理、测量系统的实现方法,对比了所采用的双温模型、双曲两步辐射模型、双曲一步模型、抛物一步模型、双...
关键词:超快光学 飞秒激光 微纳尺度 物性测量 
微米厚U-Al薄片的扩散连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年第7期1898-1902,共5页廖益传 吕学超 张鹏程 任大鹏 郎定木 
开展了不同温度、压力和时间条件下微米厚Al片和微米厚U片的真空热压扩散连接实验,并对界面层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元素能谱分析和纳米压痕测试。获得了U-Al机械结合无扩散层的工艺参数:350℃/63 MPa/1 h。保温1 h条件下,U-Al扩散层均...
关键词:U AL 扩散连接 真空热压 
利用有效生成热模型预测U-Al二元体系界面初生相形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第S2期90-92,共3页吕学超 廖益传 
利用有效生成热模型(EHF)预测了U-Al二元体系界面初生相的形成。结果表明,在受限元素U的组分浓度范围内,UAl3的生成热ΔHf值比UAl2更负。因此,在界面相可生成的适合条件下,该体系界面初生相为UAl3,其次可能生成UAl2相。
关键词:有效生成热模型 U-Al体系 初生相 UAl3 
超高真空脉冲激光沉积Au、U单层膜及Au/U/Au复合膜研究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第7期861-866,共6页周萍 吕学超 张永彬 赖新春 郎定木 陆雷 肖红 赵天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GFZX0204020101.2)
采用超高真空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单晶Si基底表面制备了单层Au、单层U薄膜和Au/U/Au复合薄膜,应用SEM、白光干涉轮廓分析和AES分析,研究了靶基距、基片温度和激光能量对薄膜形貌、成分的影响。目前的实验结果显示,PLD所制备的Au、...
关键词:  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Ar^+离子束对U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被引量:3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第5期889-891,共3页张厚亮 吕学超 任大鹏 李嵘 赖新春 赵天明 
采用Ar+离子束对U薄膜表面进行反应溅射,通过白光干涉仪和台阶仪的测量与分析,着重研究Ar+离子束溅射能量、入射角度对其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并与Ar+离子束刻蚀试验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以30°角入射,随溅射时间的增加,能量为0.5keV的Ar...
关键词:Ar+离子束 反应溅射 刻蚀 U薄膜 表面粗糙度 
微米厚Al-Al薄膜的超声摩擦焊接技术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第6期566-569,共4页吕学超 任大鹏 张厚亮 李嵘 赖新春 
传统的摩擦焊接以块材为研究对象,本实验利用改进的超声摩擦焊接(UFW)技术对20-25μm厚的Al-Al薄膜进行连接。采用白光干涉仪、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单体Al薄膜和连接成型组件中的Al薄膜进行了表面粗糙度、厚度一致性和界面分析。...
关键词:超声摩擦焊接 薄膜 表面粗糙度 厚度一致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