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鹤

作品数:11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翰墨简牍考述书法教育必然性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美术观察》《政法论坛》《中国文化研究》《书法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诗书画"三位一体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美学》2022年第1期157-173,共17页孙鹤 
"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文人画,既具备互相兼容的创作手法,又具备互为借鉴的审美理念以及主旨一致的品格追求,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文化修养和艺术品味体现得最为全面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意趣及雅艺术的典型。本文将探讨其产生背景...
关键词:文人画 "诗书画" 三位一体 
五代书家考述
《中国文化研究》2022年第2期128-135,共8页孙鹤 
五代书家除杨凝式之外还有敬翔、罗绍威、卢汝弼、李从曮、刘承均、乌震、周瓌、聂文进、李煜、孔谦等,他们的作品鲜少遗存,然善书之名见诸史籍,不可无视。笔者经过史籍钩沉,补充了被书法史忽略的五代书家,初步分析其成长与生活的文化...
关键词:五代 书家 书法史意义 
马王堆帛书的样态及其波势刍议
《中国书法》2021年第1期190-191,共2页孙鹤 
马王堆帛书是汉字第二种官方正体文字样式—隶书的最后技术酝酿期,可以说距规范成熟的隶书仅一步之遥,其书法体严法备,波势完善,笔致简直,情态多样,尤其波势与笔锋规范的形成,对汉字形态演变和书法笔法的演变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王堆帛书 书法样态 波势 笔法演变 
论唐代文人的家学渊源与师承在书法教育中的作用
《书法教育》2020年第5期70-78,共9页孙鹤 
唐代官学的书学专业每年招生三十人,却没有从中出现任何一名影响世代的书法家,相反,流传千古并依然为今人视为楷模的唐代书法家有一些共性:一则依靠家学传承和名师传授;二则经史咸通,出身进士,俱为文人。此已经笔者查考清人徐松《登科...
关键词:书法教育 《登科记考》 家学渊源 唐代文人 家学传承 流传千古 
唐代官学中的书法教育考述
《美术观察》2020年第5期46-50,共5页孙鹤 
唐代科举中设"书学"一科,京师国子监设"书学"专科招收书学生员,国子监其他生员课程中也开设书法课程。考索唐代国子监有关书学生员的招生情况、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科考要求,并研究国子监经生等的书法教育,将有助于推动唐代书法史的研...
关键词:唐代 官学 书法教育 
书文焕彩——读郑诵先致董琨手札
《中国书法》2018年第10期26-33,共8页孙鹤 
文人以翰墨传情自古有之,以手札表相闻之意,最为常见。而手札以草书为文,自汉末以来悠悠千载,历代弥尚。今有幸于董琨家中亲睹郑诵先老书与其手札原件,再次感受张怀瑠所言草书手札功用之优:"四海之内,千里相闻,迹乃含情,言惟叙事,披...
关键词:郑诵先 手札 草书 
唐《御史台精舍碑》略说
《政法论坛》2018年第1期185-191,共7页孙鹤 
唐御史台精舍设立的缘起及御史台精舍碑碑文內容及文字意义,均沒有体现唐代政教合一的狱政措施的有关內容。唐《御史台精舍碑》并不代表唐代武则天时期利用佛教感化罪臣的吏治理念,且御史台精舍也并非让有罪的官员在佛堂中面对佛祖而自...
关键词:御史台 精舍 御史台精舍碑 狱政 
绕指柔含百炼钢——曾昭燏先生学术及其翰墨艺文之管窥
《中国书法》2012年第3期197-209,共12页孙鹤 
曾昭燏,一位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学界和博物馆学界学贯中西、举世瞩目的女性学者,一位被社会久违的诗人,一位不曾被宣传过的书法家,在她仙逝四十八年之后,凭借她足以与历史对抗的学术实力、诗词才华和书法造诣,从人们尘封的记忆中跃然而出...
关键词:胡小石 李瑞清 曾昭燏 百炼钢 南京博物院 李秀成自述 绕指柔 
诗家射雕手翰墨有书香——浅论高文先生之为学为艺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0年第12期-,共3页孙鹤 
书法与法律的共同旨趣
《法制资讯》2010年第11期27-29,共3页孙鹤 
政治、法律通过客观的手段,促使社会共守同一种规约,除害保良,兴利除弊,损有余补不足,使社会达到总体的和谐;而书法的极至也是和谐,只是通往和谐的途径是一种主观的寻求从今天的学科分类来看,书法和法律是毫无关系的两个学科。但是在中...
关键词:书写者 法律通过 书艺 书学 学科分类 遂良 籀书 薛稷 结体 政治现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