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

作品数:79被引量:13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白鹤梁题刻巴人白鹤梁土司史迹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文史杂志》《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鹤梁题名人濮瑗史迹稽考被引量:2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87-99,124,共14页曾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项目“白鹤梁题刻题名人群体研究”(2018VJX011)。
濮瑗,白鹤梁追述题名人,涪州良吏,江苏溧水濮氏家族的始祖和卓越人物。曾经任职四川安岳、犍为、峨边、成都、华阳、彭县、江津、温江、涪州、简州、嘉定、叙州等地。长期以来,学界并未对其对其史迹进行系统、深入、全面的考察。这里,...
关键词:白鹤梁 濮瑗 史迹 
乡村治理与白鹤梁涪州牧治政研究
《三峡论坛》2019年第4期1-5,共5页曾超 
国家社科基金姓名冷门绝学项目“白鹤梁题刻题名人群体研究”(2018VJX011)
白鹤梁题刻作为涪陵重要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多学科价值,对我们了解和把握传统农业社会的地方治政亦有重要的价值。借助白鹤梁题刻所见的涪州牧,结合其他相关史料,即可考察其地方治政的理念、举措和绩效。其所反映和体现的民本理...
关键词:乡村治理 白鹤梁题刻 涪州牧 理念举措与绩效 
饮食文化研究的鼎力之作——对《涪陵榨菜文化研究》的多角度评介
《三峡论坛》2019年第1期113-114,共2页王志标 范永红 汤勇 曾超 
重庆市涪陵区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涪陵发展研究"(SKGHZDL201801);长江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涪陵产业结构优化研究"(2017KYQD97)
涪陵区社科联主席何侍昌同志完成的《涪陵榨菜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是国内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鼎力之作。该书调研详实,分析透彻,笔力深厚,是对涪陵榨菜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一、该书成书缘起涪陵是榨菜之乡,...
关键词:涪陵榨菜 文化研究 饮食 新华出版社 评介 生活需要 社科联 涪陵区 
《刘氏宗谱》与白鹤梁题名人考察被引量: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7-10,共4页曾超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资助项目古籍整理专项"白鹤梁石刻文献题名人研究"
涪陵刘氏是一个在明初移民涪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家族,它以宋代刘子羽为远祖,以刘源为始祖。涪陵刘氏虽以军功立家,但多以文名世,并产生了像刘艹洍这样在中国历史上有相当影响的历史名人。《刘氏宗谱》记录了涪陵刘氏的方方面面,不仅...
关键词:涪陵刘氏 《刘氏宗谱》 白鹤梁 题名人 
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2017年度科研报告(上)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3-29,145,共18页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 李良品 彭福荣 莫代山 曾超 祝国超 余继平 谭清宣 熊正贤 王剑 李伟 吴晓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土司制度与国家治理研究”(16BMZ017);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研究”(15YJA770009);长江师范学院“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2014XJTD04)
自2015年我国土司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研究迅猛发展,形势喜人。就2017年来看,其研究主要涵盖7个方面:其一是"中国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其二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其三是改土归流研究;其四是中国...
关键词:中国土司制度 土司文化 研究 科研报告 
保靖司主传承机制研究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31-37,共7页曾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民族间信任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BMZ02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与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4CMZ006);长江师范学院"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XJTD04);长江师范学院立项建设学科民族学2017年度特别委托研究项目"明清时期土司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TSW01)
为有效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管控,本着"齐政施教""因俗为治""以夷制夷"的精神,整合历代历朝"治边""治夷"之经验,元明清三朝建立完善了土司制度。为确保土司制度的有序运行,中央政府对土司的品级、贡纳、承袭、征调等进行了系...
关键词:保靖土司 传承机制 土司制度 
身体条件与司位传承研究:以永顺司为例
《三峡论坛》2018年第2期38-44,共7页彭丹凤 曾超 
国家社科基金"乌江流域民族间信任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12BMZ02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与社会治理研究"(14CMZ006);长江师范学院"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2014XJTD04);长江师范学院立项建设学科民族学2017年度特别委托研究项目"明清时期土司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研究"(2017TSW01)
在土司制度中,元明清三朝曾对土司司位传承有系列的制度性设计,多涉及到司位传承的人选、顺序、条件、信物、忠诚度、争议处置等,内容可谓全面系统,然遗憾的是在这种制度性设计中,除致仕考虑到身体条件外,很少关注到司位传承过程中的身...
关键词:永顺司 身体条件 司位传承 关系 
明初黔江军事移民与本土化研究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65-70,共6页曾超 
在明初,因黔江守御千户所的设立,一批原籍江南的军户移驻黔江,成为黔江的军事移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军户及其后裔弃武就文、弃武经商,通过本土化而逐渐演变成为黔江地区的民众。
关键词:黔江 军事移民 本土化 
墓志题名时间与中国传统文化——以黔江墓志铭为例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9-15,共7页曾超 
在墓志铭中多有题名时间,而透过题名时间的"用语"可以考察题名人的传统文化观念。从黔江墓志铭题名时间的表述方式可以看出,它们在传承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主要包括根源意识、天命观念、天文历法文化、音乐文化、官休文化、别雅文化、...
关键词:墓志题名时间 中国传统文化 黔江墓志铭 
永顺司司位传承机制研究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1-8,共8页曾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乌江流域民族间信任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12BMZ0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与社会治理研究"(14CMZ006);长江师范学院"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2014XJTD04);长江师范学院立项建设学科民族学2017年度特别委托研究项目"明清时期土司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研究"(2017TSW01)
元明清三朝本着"齐政施教""因俗为治""以夷制夷"的精神,在整合历代历朝"治夷""治边"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土司制度,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王朝对土司地区的管控,维护"万众归心,天下归一"的"大一统"。为使土司制度在土司地区能够有序、...
关键词:永顺 司位 传承机制 《历代稽勋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